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用4mol/L的标准盐酸配制0.1mol/L的盐酸500mL,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分析 用4mol/L的标准盐酸配制0.1mol/L的盐酸500mL的配制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根据配制的步骤选择使用仪器即可.

解答 解:用4mol/L的标准盐酸配制500mL 0.1mol/L的盐酸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
根据配制步骤可知使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选用仪器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能够根据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海带提取碘单质B.钢铁生锈
C.食用油的腐败变酸D.蛋白质盐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常温下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Na+、K+、SO42-、HCO3-
D.透明溶液中:K+、Cu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v(b)>υ(d)v(a)>υ(c)
C.平衡常数:K(a)>K(c)  K(b)=K(d)D.平均摩尔质量:M(b)>M(d)M(a)<M(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浓硝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加热或见光易分解生成NO2.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情况.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 (浓)$\frac{\underline{\;\;△\;\;}}{\;}$4NO2↑+CO2↑+2H2O,消耗1molC转移的电
子是4mol.
(2)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进行实验,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碳与浓硝酸反应,原因是4HNO3$\frac{\underline{\;\;△\;\;}}{\;}$4NO2↑+O2↑+2H2O(用方程式表示).
(3)乙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实验.
资料:0℃时N2O4是液体;NO2?N2O4
①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
②最能说明碳与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 ↓+H2O,装置D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③为了排除干扰,对A装置有下面几种操作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D(填序号).
A.将木炭与浓硝酸一起放在装置中加热  B.将木炭加热,再加入冷浓硝酸
C.先加热浓硝酸,再加入木炭          D.将木炭加热,再投入到冷浓硝酸中
(4)装置1和装置2相比最大缺点是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组成为N4H4(SO42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SO42-和N4H44+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易吸收N4H44+,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4和N2的关系正确的是D(填序号).
A.同种单质      B.同位素       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
(2)N4H4(SO42不能(填“能”或“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
(3)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N4(g)=2N2(g)△H=-882KJ/mol.
(4)已知白磷、NH4+、N4H44+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NH4+的结构式为,白磷(P4)的结构式为,请画出N4H44+的结构式
(5)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2NH3?NH4++NH2-.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NH4+生成N4分子和另一种单质气体,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4CsOH=N4+4CsNH2+6H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Cu(OH)2Fe(OH)3CuClCuI
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Cu(OH)2或Cu2(OH)2CO3 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2.6×10-9mol/L.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已知:I2+2S2O32-=S4O62-+2I-).
①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蓝色褪去,溶液中30s内不恢复原色.
②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
③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B.28g氮气与40g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都是NA
C.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个
D.18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某实验小组在实验窒用BaSO4、炭混合,在高温煅烧制备BaS,查表得:
BaSO4(s)+4C(s)=BaS(s)+4CO(g)△H1=+571.2 kJ?mol-1
BaSO4(s)+2C(s)=BaS(s)+2CO2(g)△H2=+226.2 kJ?mol-1
则反应C(s)+CO2(g)$\frac{\underline{\;高温\;}}{\;}$2CO(g)的△H3=+172.5kJ?mol-1
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2)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已知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
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
当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时,生成H3AsO4的物质的量为0.4mol.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主要含硫各物种(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①含硫物种B表示HS-.在滴加盐酸过程中,溶液中c(Na+)与含硫各物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填字母).          
a.c(Na+)=c(H2S)+c(HS-)+2c(S2-
b.2c(Na+)=c(H2S)+c(HS-)+c(S2-)     
c.c(Na+)=3[c(H2S)+c(HS-)+c(S2-)]
②NaHS溶液呈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呈强酸性,其原因是Cu2++HS-=CuS↓+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在高温下,H2S可完全分解为硫单质Sn(g)和H2,实验测得分解产物中H2与Sn(g)物质的量之比4:1,则n的值为4,写出其分解反应方程式为4H2S=4H2+S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