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A. 硅和钠 B. 硼和氮
C. 碳和氯 D. 碳和铝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A. 2、8、8、18 B. 2、8、18、18
C. 2、18、18、18 D. 2、8、18、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 NaH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 NaAlH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硫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时烧瓶中Cu由剩余,某同学认为H2SO4也有剩余,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来测定剩余H2SO4的量。经冷却,定量稀释后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的目的是 (填序号)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b.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H2的体积
c.用pH计测溶液PH值
d.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2)装置B的作用是 ,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SO2的 性,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D中NaOH全部转化为NaHSO3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3)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时,反应有三种可能情况:
I.HSO3-与ClO-刚好反应完; Ⅱ.NaClO不足; Ⅲ.NaClO过量
甲同学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反应属于哪一种情况,请你完成下表:(已知酸性:H2SO3>H2CO3>HClO)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反应的可能情况 |
① | 加入几小块CaCO3固体 | 有气泡产生 | |
② | 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振荡 | Ⅲ | |
③ | 滴加少量溴水,振荡 | Ⅱ | |
④ | 滴入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 | 溶液为紫色 |
(4)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室温下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与水解平衡常数Kb的相对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CH3Cl B.CH3CH(Br)CH3 C.(CH3)3C—CH2Cl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电子由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M能层没有空轨道且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元素形成的B2A2种含有的σ键、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2)B元素的一种单质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理论上12g该晶体中有________个六元环;图2位在元素周期表中与B相邻的元素位置关系,B、G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为B元素原子,“〇”为G元素原子),图中“●”点构成的堆积方式与图4中_____(填序号)所表示的堆积方式相同;图3的结构中,设晶胞边长为a cm,B原子直径为bcm,G原子直径为c cm,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3)请说出E的氟化物(EF3)和F的氢化物(FH3)能发生反应的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C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5)基态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D形成的配合物D(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由D一铝合金为原料可制得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i实例为:化合物b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植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氢青蒿素、蒿甲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酯化反应
C.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D.双氢青蒿素与蒿甲醚组成上相差-CH2-,二者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