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盖
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

分析 不慎碰倒酒精灯而使酒精洒在实验台上并起火,此时不要慌乱,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即可,不必拨打火警电话119,不能逃跑.

解答 解:化学实验中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由于燃烧不是非常剧烈,此时不要慌乱,直接用湿抹布将火盖灭就可以,没有必要拨打火警电话119,也不需要找老师一起想办法,但是一定不能逃跑,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最好的方法是(  )
A.用水洗B.用盐酸洗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D.用饱和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草酸亚铁样品(FeC2O4•xH2O)中含有少量硫酸亚铁.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是:5Fe2++5C2O42-+3MnO4-+24H+═5Fe3++10CO2↑+3Mn2++12H2O
实验方案设计为:
①将准确称量的a 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b 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mol/L的H2SO4溶液,煮沸5-8min,经检验溶液合格后,继续用0.020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cmL
③重复以上实验1-2次.
④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③是重复以上实验1-2次.
(2)洁净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Ⅰ.检验活塞是否漏水.
Ⅱ.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Ⅲ.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赶走尖嘴部位的气泡,调节起始读数.
(3)步骤②中检验溶液是否合格的操作是:取1滴煮沸后的溶液滴入装有KSCN溶液的试管中,如溶液中没有出现血红色(或红色),则说明溶液合格.
(4)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表:
a/g起始读数/mLb/mLc/mL
0.19700.0031.3042.40
根据数据计算0.1970g 样品中:n(Fe2+)═0.001110mol; n(C2O42-)═0.001010mol;FeC2O4 的质量分数为73.81%(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5℃时,pH=a的X体积的某强酸与pH=b的Y体积的某强碱混合,溶液呈中性,已知a+b=15,则X:Y=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研究胶体的性质,某同学查阅了如下资料:
①当一束可见光(波长4×10-7~7.6×10-7 m)照射到某一分散系时,若该体系粒子直径小于10-9 m,则光束发生直射现象,光路没有明显增强;若粒子直径大于10-9 m小于10-7 m,则光束发生明显的散射现象,即光路显著增亮;若粒子直径大于10-7 m,则光束发生反射现象,光路逐渐变暗,同时可看到一些颗粒.
②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得多,但胶体却能较稳定地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有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同或相似的离子,导致胶粒带电.减弱或中和胶粒所带的电性,可使胶体聚沉(如加热、加电解质、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
③给Fe(OH)3胶体接通直流电源,可发现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这种胶粒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该实验证明Fe(OH)3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①中说了几种分散系,请你按次序列举一下:溶液、胶体、浊液. 
(2)腌制咸鸭蛋时,Na+、Cl-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胶体粒子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请说明半透膜上孔径的大小:小于10-9 m. 
(3)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然后插入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阴、阳两极可分别聚集氧化铁和陶土.这种做法的可能原理是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4)Fe(OH)3、Al(OH)3胶体常用于净水,使用原理是胶粒的表面积比较大,具有吸附作用. 
(5)江河入海口常形成泥沙三角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河水遇到氯化钠发生了胶体的聚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1所示是硫酸的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次学生实验需要0.5mol•L-1 H2SO4溶液480mL,若由你来配制所需溶液,请根据实验室已有的仪器和药品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应如何检漏?将瓶塞打开,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转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转180度,再倒转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
(2)实验中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胶头滴管、玻璃棒、500mL容量瓶.
(3)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约为13.6mL;若将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9%(填“<”“=”或“>”).
(4)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的操作方法是向烧杯中先加入适量蒸馏水,再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
B.向容量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定容后倒置摇匀后再正立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6)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下述读数(虚线所指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BD(填字母).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含分子最多的是(  )
A.1.806×1024个O2B.5NA个水分子
C.标准状况下89.6LCl2D.4mol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有机反应中有很多相同反应物因温度不同而产物不同的现象,试写出一例.(写出相应方程式即可)CH3CH2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2CH3CH2OH$→_{140℃}^{浓H_{2}SO_{4}}$CH3CH2OCH2C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mol O3和3mol O2的质量之比1:1,分子数之比2:3,同温同压的密度之比为3:2,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1,体积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