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D.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分析 A、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促进其电离;
B、判断强酸、弱酸的依据是该酸是否完全电离,NaHA溶液的pH>7说明H2A的二级电离,不完全电离,即HA-为弱酸,可以说明H2A是弱酸,NaHA溶液的pH<7,H2A是强酸或弱酸都有可能;
C、NaOH滴定HCl与CH3COOH,醋酸是弱电解质,若碱与酸恰好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醋酸钠,醋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反应呈中性,溶液中的酸有剩余;
D、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Ksp(BaSO4)不变.

解答 解:A、稀释醋酸时能促进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导致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frac{1}{10}$,稀释后溶液的3<pH<4,故A错误;
B、NaHA溶液的pH>7说明H2A的二级电离,不完全电离,即HA-为弱酸,可以说明H2A是弱酸,NaHA溶液的pH<7,H2A是强酸或弱酸都有可能,如硫酸、亚硫酸,故B错误;
C、NaOH滴定HCl与CH3COOH,醋酸是弱电解质,若碱与酸恰好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醋酸钠,醋酸根水解溶液呈碱性,反应呈中性,溶液中的酸有剩余,故C正确;
D、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Ksp(BaSO4)不变,而c(SO42-)增大,故c(Ba2+)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溶度积及相关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强弱电解质关键是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还原性:Br->Cl->F-
④稳定性:HCl>H2S>PH3
A.都正确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邻二溴苯只有一种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B.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硝基苯
C.制取一氯乙烷的最佳途径是通过乙烷与氯气反应获得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水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 A、B、C、D、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且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 3p 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6,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 64s2
(2)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S<P<Cl. (用元素符号表示)
(3)B 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原因是第V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NH3分子间具有氢键,而AsH3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PH3分子的大.
(4)化合物BD3的分子中,原子B的杂化轨道是其sp3杂化,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5)E 的一种常见配合物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据此可判断E(CO)5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金属 E 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E原子个数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用0.50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某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弱酸在滴定前的浓度大于0.001mol/L
B.由滴定起点数据可计算该弱酸的Ka(电离平衡常数)为2×10-5
C.滴定过程为求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
D.滴定终点时,c(Na+)>c(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A、B、C、D、E、F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D、E为同主族元素,且E的原子序数是D的2倍.F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金属元素的第二位.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2)关于B2A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B2A2 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
B.每个B2A2分子中 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1:1
C.B2A2 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D.B2A2分子中的A-B键属于s-spσ键
(3)B和D形成的一种三原子分子与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满足上述条件的B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O=C=O
(4)C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B、D两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都高的主要原因是N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较稳定
(5)D的氢化物比E的氢化物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较H2S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强;E的氢化物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四面体形,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6)F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即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其晶胞的棱边长分别为a cm、b cm,则F单质的这两种晶体密度之比为2b3:a3,F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反应3H2+N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之比一定等于3: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双安妥明是一种降血脂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安全,副作用小,其结构简式为.已知:
Ⅰ. 
RCH2COOH $\stackrel{Br_{2},P}{→}$$\stackrel{苯酚钠}{→}$

Ⅱ.RCH═CH2$\stackrel{HBr,过氧化物}{→}$RCH2CH2Br
双安妥明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C的分子式为C4H8,且支链有一个甲基;Ⅰ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I能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结构简式:A,JHOCH2CH2CHO,C化学名称2-甲基-1-丙烯.
②反应(2)的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反应(3)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③写出反应(4)的化学方程式
④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类的有机物,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HCOOCH2CH2CH3
⑤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其结构共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定量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仪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20.00 g NaOH固体
B.向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滴盐酸,可测定盐酸的pH
C.用电子分析天平测得铁片质量是15.524 g
D.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后,经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再加入蒸馏水使其液面与刻度线持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