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v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v都增大,且v增大的倍数大于v增大的倍数
C.降温,v、v都减小,且v减小的倍数大于v减小的倍数
D.增大氮气的浓度,v增大、v不变,N2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

分析 A.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B.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增大氮气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

解答 解:A.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加压,气体物质的量大的一边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比气体物质的量小的一边增大倍数大,即v增大的倍数大于v增大的倍数,故B正确;
C.降温,放热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小于吸热反应减小倍数,即v减小的倍数小于v减小的倍数,故C错误;
D.增大反应物氮气的浓度,v增大、v不变,平衡正向移动,N2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易错点为D,注意增大氮气的浓度的时刻只改变反应物浓度,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
(1)当n(NO):n(O2)=4:1时,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O2)小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v(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NO的平衡转化率为30%;当达到B点后往容器中再以4:1 加入些NO和 O2,当达到新平衡时,则NO的百分含量小于B点NO的百分含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到达B点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
A.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v(NO)=2v(O2
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在此条件下达到最大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2)在图2和图3中出现的所有物质都为气体,分析图2和图3,可推测:4NO(g)+3O2(g)=2N2O5(g)△H=-787kJ/mol.

(3)降低温度,NO2(g)将转化为N2O4(g),以N2O4、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4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Y为N2O5,有关石墨I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N2O4+2NO3--2e-=2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8 g 14CO和N2的混合物所含的质子数为14NA
B.常温下,100mL 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C.将NA个NH3分子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
D.将标况下22.4LC1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是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
(1)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85.84kJ•mol-1
在 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KJ/mol.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mol/L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表).
温度(℃)20304050607080
铜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min-1
7.348.019.257.987.246.735.76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
(3)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SO32-+2Cl-+H2O$\frac{\underline{\;\;△\;\;}}{\;}$2CuCl↓+SO42-+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实验室制溴苯可用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的A口加少量溴,再加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口烧瓶中发生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D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有白雾产生,试液变红;E试管内出现的现象为生成浅黄色沉淀.
(3)待三口烧瓶中仍有气泡冒出时打开F夹,关闭C夹,可看到的现象是广口瓶中的水沿导管倒吸入三颈烧瓶中,烧瓶中液体出现分层.
(4)从溴苯中除去溴,用NaOH溶液处理后再洗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OH-═Br-+Br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常温常压下,用一定质量的铜镁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利用图装置,测定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1)实验反应原理: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Cl=MgCl2+H2↑.
(2)仪器识别:写出上图中仪器①的名称分液漏斗.
(3)实验中,该兴趣小组同学测得以下数据
a.反应前样品铜镁合金的质量,记为m1 g
b.反应结束后,经过处理后的残余固体的质量,记为m2 g
c.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操作后,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记为V mL
d.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H2的密度为ρ g/L
四位同学分成甲、乙两个小组,甲组同学利用重量法为思路,请合理选择以上数据,列式求铜的质量分数:$\frac{{m}_{2}}{{m}_{1}}$×100%;乙组同学利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为思路,请合理选择以上数据,列式求铜的质量分数:(1-$\frac{3ρV}{250{m}_{1}}$)×100%
(4)误差分析环节中指导教师提出,甲、乙两组同学的思路中,会有很多因素导致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出现误差,现将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罗列如下,回答相关问题:
a.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未等装置中气体恢复至室温
b.未考虑B、C装置间连接导管中残留的水
c.未对反应后剩余的残余物进行洗涤
d.未对反应中挥发出的HCl气体进行除杂处理
?导致铜的质量分数大于理论值的原因可能是bc(填符号)
?导致铜的质量分数小于理论值的原因可能是a(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最多的是(  )
A.KClB.Mg(OH)2C.Na2CO3D.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上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OH-、C1-B.Ba2+、K+、CO32-、NO3-
C.Na+、K+、C1-、HCO3-D.H+、Na+、C1-、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6.4gSO2和8.0gSO3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1B.它们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为2:3
C.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D.它们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