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H2SO4(浓)+NaBr$\frac{\underline{\;\;△\;\;}}{\;}$NaHSO4+HBr↑
CH3CH2OH+HBr$\stackrel{△}{→}$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瀑沸,B中进水口为b(填“a”或“b”)口.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平衡压强,使浓磷酸顺利流下
(3)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2HBr+H2SO4(浓)=Br2+SO2↑+2H2O
(4)加热A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蒸馏出溴乙烷,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SO2、溴乙烷和溴蒸汽,防止防止空气污染.
(5)图中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冷却并减少溴乙烷的挥发.
(6)将C中的馏出液转入锥形瓶中,边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41~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然后经过操作M,使经硫酸处理后的溴乙烷转入蒸馏瓶,加热蒸馏,收集到38~40℃的馏分约9.3g.
①操作M的名称为分液;为了控制38~40℃,加热使用水浴加热法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49.7%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溴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9)

分析 (1)液体加热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液体瀑沸,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
(2)滴液漏斗可以使漏斗的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使浓磷酸顺利流下;
(3)氢溴酸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生成溴单质,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4)给A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蒸出溴乙烷;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溴化氢、溴等可以用稀NaOH溶液吸收;
(5)通过E的末端插入水面以下冷却减少溴乙烷的挥发;
(6)①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离用分液,化学反应的条件温度在常温之上,100℃以下采用水浴加热;
②10mL乙醇的质量为0.79×10g=7.9g,其物质的量为0.172mol,所以理论制得溴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72mol,其质量为18.75g,根据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计算.

解答 解:(1)液体加热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液体瀑沸,B为球形冷凝管,应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凝回流,所以B中进水口为b,
故答案为:防止液体瀑沸;b;
(2)滴液漏斗可以使漏斗的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使浓磷酸顺利流下,而分液漏斗没有这个功能,
故答案为:平衡压强,使浓磷酸顺利流下;
(3)氢溴酸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生成溴单质,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HBr+H2SO4(浓)=Br2+SO2↑+2H2O,所以不能用浓H2SO4代替浓磷酸,
故答案为:2HBr+H2SO4(浓)=Br2+SO2↑+2H2O;
(4)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温度高于38.4℃溴乙烷全部挥发蒸馏出来,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溴化氢、溴等会污染空气,所以可以用稀NaOH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蒸馏出溴乙烷;SO2;防止空气污染;
(5)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通过冷却得到溴乙烷,减少溴乙烷的挥发;
故答案为:冷却并减少溴乙烷的挥发;
(6)①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离用分液,化学反应的条件温度在常温之上,100℃以下采用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分液;水浴加热;
②10mL乙醇的质量为0.79×10g=7.9g,其物质的量为0.172mol,所以理论制得溴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72mol,其质量为18.75g,所以溴乙烷的产率=$\frac{9.3g}{18.75g}$×100%=49.7%,
故答案为:49.7%.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制备实验,涉及实验室HBr的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对操作与原理的分析评价等,综合考查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易溶于水.制备方法如下:

(1)步骤Ⅰ:电解食盐水制备氯酸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  Ca2+、Mg2+、SO42-等杂质.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BaCl2(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
(2)步骤Ⅱ:将步骤Ⅰ得到的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氯酸钠(NaClO3),再将它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与Cl2,ClO2与Cl2的物质的量比是2:1.
(3)学生拟用如图1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用NaClO3和草酸(H2C2O4)恒温在60℃时反应制得.
反应过程中需要对A容器进行加热,加热的方式为水浴加热;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温度计、大烧杯;
(4)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亚氯酸钠(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的是NaClO2.根据如图所示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3H2O的操作步骤:①蒸发浓缩;②冷却(大于38℃)结晶;③洗涤;④干燥.
(5)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利用NaClO2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将Cl2通入到NaClO2溶液中.现制取270kg二氧化氯,需要亚氯酸钠的质量是362kg.
(6)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剧毒CN-氧化为无毒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2.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卤代烃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加热l-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可以制备1-溴丁烷.发生反应:CH3CH2CH2CH2OH+HBr$\stackrel{△}{→}$CH3CH2CH2CH2Br+H2O.还会有烯、醚等副产物生成.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蒸馏,分离得到1-溴丁烷,已知相关有机物的性质如下:
熔点/℃沸点/℃
1-丁醇-89.53117.25
1-溴丁烷-112.4101.6
丁醚-95.3142.4
1-丁烯-185.3-6.5


(1)制备1-溴丁烷的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C(填序号).反应加热时的温度不宜超过100℃,理由是防止1-溴丁烷因气化而逸出,影响产率且温度太高,浓硫酸氧化性增强,可能氧化溴化氢.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和溴化钠的作用是二者反应生成HBr.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中1-溴丁烷分离出来,应选用的装置是D,(填序号);该操作应控制的温度(t)范围是101.6℃≤t<117.25℃.
(4)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c.(填字母)
a.NaI           b.NaOH           c.Na2SO3         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FeCO3与砂糖混用可作补血剂,也能被用来制备Fe2O3
(1)实验室制备FeCO3的流程如下:

①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
②检验滤液中含有NH4+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滤液中含有NH4+
(2)甲同学为了验证FeCO3高温下煅烧是否得到Fe2O3,做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步骤
取一定质量的FeCO3固体置于坩埚中,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轻,冷却至室温
取少量实验步骤Ⅰ所得固体置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
向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根据上述现象得到化学方程式:4FeCO3+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4CO2
①实验步骤Ⅲ中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②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煅烧产物可能是Fe3O4,因为Fe3O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于是乙同学对实验步骤Ⅲ进行了补充:另取少量实验步骤Ⅱ所得溶液,然后D(填字母),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A.滴加氯水B.滴加KSCN溶液
C.先滴加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D.滴加酸性KMnO4溶液
(3)丙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乙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煅烧产物即为Fe3O4
①丙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中也是含有+2价铁元素的.
②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由FeCO3制备Fe2O3的方案.先向FeCO3粉末中依次加入试剂:稀硫酸、氯水和氢氧化钠;然后再过滤(填操作)、洗涤、灼烧即可得到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某实验小组拟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食醋的总酸量(CH3COOH,g/100mL).
(一)、实验用品:市售食用白醋样品500mL(商标注明:总酸量:3.5g-5g/100mL)(下称“原醋”),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蒸馏水,0.1%甲基橙溶液、0.1%酚酞溶液;仪器自选.
(二)、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
(三)、实验步骤: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准确量取10.00mL原醋,配制成100.00mL待测食醋溶液(下称“待测液”).完成该步骤,需要的一种定量仪器是100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
(2)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1-2滴0.1%酚酞溶液做指示剂
(3)盛装标准NaOH溶液,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4)滴定操作:滴定时一手控制滴定管,一手摇动锥形瓶,眼睛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直到滴定终点.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记录NaOH的终读数.重复滴定4次.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请完成相关填空)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234
V(待测液)/mL20.0020.0020.0020.00
V(NaOH)/mL(初读数)0.000.2000.100.00
V(NaOH)/mL(终读数)14.9515.2015.1516.95
V(NaOH)/mL(消耗)14.9515.0015.0516.95
(5)四次实验中明显有误差的一次是4(填编号).
(6)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值是15.00mL.
(7)待测液的浓度是0.07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原理和乙烯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十六烷发生如下反应,反应式已配平:
C16H34$→_{加热、加压}^{催化剂}$C8H18+甲,甲$→_{加热、加压}^{催化剂}$4乙
甲的分子式为C8H16 ;乙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可能是溴水褪色.
(3)C装置中的现象是紫色褪色(或变浅),其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D(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5)C4H10是裂化过程中的产物之一,C4H9Cl共有4种结构
(6)分别燃烧乙烯和甲烷,乙烯产生少量黑烟,原因是乙烯中含碳量高,导致燃烧不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在实验室中用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石蕊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变色范围(pH)5.0~8.03.1~4.44.4~6.28.2~10.0
(1)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该实验最佳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锥形瓶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2)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25.40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  积大于24.60ml.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26.0225.3525.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CD.
A.实验结束时俯视滴定管中液面,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洗涤,未用标准液润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CH3COOH)=$\frac{c×(25.35+25.30)}{2V}$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甲组同学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和测量氧气体积,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读取装置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需移动乙管与甲管中液面相齐,其目的是使得装置内外压强相等.
②据报道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不产生MnO2,已知产气率=$\frac{产生氧气的质量}{起始高锰酸钾的质量}$×100%.若只发生KMnO4$\stackrel{△}{→}$KMnO2+O2↑,则产气率为20.25%.
③XRD谱显示还会分解产生K2MnO4和K2Mn4O8,写出分解产生这两种物质及氧气的化学方程式:6KMnO4 $\frac{\underline{\;\;△\;\;}}{\;}$2K2MnO4+K2Mn4O8+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明矾B.铝热剂C.赤铁矿D.不锈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