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甲醇是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等领域,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醇,已知25℃、101kPa下:
H2(g)+$\frac{1}{2}$O2(g)═H2O(g)△H2=-242kJ•mol-1
CH3OH(g)+$\frac{3}{2}$O2(g)═CO2(g)+2H2O△H2=-676kJ•mol-1
①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3OH(g)与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H=-50 kJ/mol.
②下列表示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填字母).

③合成甲醇所需的H2可由下列反应制取:H2O(g)+CO(g)?H2(g)+CO2(g),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则达到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33.3%.
(2)CO和H2反应也能合成甲醇:CO(g)+2H2?CH3OH(g)△H=-90.1kJ•mol-1,在250℃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前6min没有改变条件):
2min4min6min8min
CO0.070.060.060.05
H2x0.120.120.2
CH3OH0.030.040.040.05
①x=0.14,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6.3.
②若6~8min时只改变了一个条件,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入1mol氢气,第8min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不是(填“是”或“不是”)
③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的原因是:
Ⅰ.此温度下的催化剂活性高;
Ⅱ.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转化率降低.
(3)甲醇在催化剂条件下可以直接氧化成甲酸,在常温下,20.00mL0.1000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甲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填“<”“>”或“=”)7,原因是HCOO-+H2O?+HCOOH+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分析 (1)①已知:Ⅰ.H2(g)+$\frac{1}{2}$O2(g)═H2O(g)△H2=-242kJ/mol-1
Ⅱ.CH2OH(g)+$\frac{3}{2}$O2═CO2(g)+2H2O(g)△H2=-67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Ⅰ×3-Ⅱ可得:CO2(g)+3H2(g)=CH3OH(g)+H2O(g);
②气态产物能量比液态产物能量高,由①分析可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③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设H2O的浓度变化量为xmol/L,则:
              H2O(g)+CO(g)?H2(g)+CO2(g),
起始量(mol/L):2      1       0        0
变化量(mol/L):x      x       x        x
平衡量(mol/L):2-x    1-x     x        x
再根据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解答;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从2min到4min,CO的浓度变化量为(0.07-0.06)mol/L=0.01mol/L,根据方程式计算氢气的浓度变化量,2min时氢气浓度=4min时氢气浓度+氢气浓度变化量;
4min与6min时,CO浓度相等,则4min、6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代入平衡浓度计算;
②对比6min和8min时各物质的浓度可知改变条件后反应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按照转化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C(CO):△C(H2):△C(CH3OH)=0.01mol/L:0.02mol/L:0.01mol/L,所以8min后三种物质的浓度应为:(0.06-0.01)mol/L、(0.12-0.02)mol/L、(0.04+0.01)mol/L,而8min后氢气的浓度为0.2mol/L,所以多加了0.1mol/L×10=1mol的氢气;
计算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相比判断第8min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③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的原因是:此温度下的催化剂活性高;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转化率降低;
(3)在常温下,20.00mL0.1000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HCO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为HCOONa,溶液中HCOO-水解,溶液呈碱性.

解答 解:(1)①已知:Ⅰ.H2(g)+$\frac{1}{2}$O2(g)═H2O(g)△H2=-242kJ/mol-1
Ⅱ.CH2OH(g)+$\frac{3}{2}$O2═CO2(g)+2H2O(g)△H2=-67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Ⅰ×3-Ⅱ可得:CO2(g)+3H2(g)=CH3OH(g)+H2O(g),△H=3×(-242kJ/mol)-(-676kJ/mol)=-50 kJ/mol,
故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50 kJ/mol;
故答案为:CO2(g)+3H2(g)═CH3OH(g)+H2O(g)△H=-50 kJ/mol;
②气态产物能量比液态产物能量高,由①分析可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则符合条件的图象是a,
故选:a;
③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设H2O的浓度变化量为xmol/L,则:
               H2O(g)+CO(g)?H2(g)+CO2(g)
起始量(mol/L):2       1       0       0
变化量(mol/L):x       x       x       x
平衡量(mol/L):2-x     1-x     x       x
则$\frac{x×x}{(1-x)×(2-x)}$=4,解得x=$\frac{2}{3}$,
故水的转化率为$\frac{\frac{2}{3}mol/L}{2mol/L}$×100%=33.3%,
故答案为:33.3%;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从2min到4min,CO的浓度变化量为(0.07-0.06)mol/L=0.01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0.01mol/L×2=0.02mol/L,2min时氢气浓度=0.12mol/L+0.02mol/L=0.14mol/L,
4min与6min时,CO浓度相等,则4min、6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平衡常数K=$\frac{c(C{H}_{3}OH)}{c(CO)×{c}^{2}({H}_{2})}$=$\frac{0.04}{0.06×0.1{2}^{2}}$=46.3,
故答案为:0.14;46.3;
②对比6min和8min时各物质的浓度可知改变条件后反应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按照转化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C(CO):△C(H2):△C(CH3OH)=0.01mol/L:0.02mol/L:0.01mol/L,所以8min后三种物质的浓度应为:(0.06-0.01)mol/L、(0.12-0.02)mol/L、(0.04+0.01)mol/L,而8min后氢气的浓度为0.2mol/L,所以多加了0.1mol/L×10=1mol的氢气;
8min时浓度商Qc=$\frac{0.05}{0.05×0.{2}^{2}}$=25<K=46.3,故8min时不是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进行,
故答案为:加入1mol氢气;不是;
③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的原因是:此温度下的催化剂活性高;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转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过高,转化率降低;
(3)在常温下,20.00mL0.1000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HCO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为HCOONa,溶液中HCOO-水解:HCOO-+H2O?+HCOOH+OH-,溶液呈碱性,则pH>7,
故答案为:>;HCOO-+H2O?+HCOOH+OH-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及影响因素、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盐类水解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利用海洋资源可以获得很多物质,如从海水得到的粗食盐水中可以用来制取食盐,可以用来电解得到许多化工原料,可以通过蒸馏获得淡水等.
Ⅰ.从海水得到的粗食盐水中常含Ca2+、Mg2+、SO42-,需要分离提纯.现有含少量CaCl2、MgSO4的粗食盐水,在除去悬浮物和泥沙之后,要用4种试剂①盐酸、②Na2CO3、③NaOH、④BaCl2来除去食盐水中Ca2+、Mg2+、SO42-.提纯的操作步骤和加入试剂的情况如图:

图中a、b、c、d分别表示上述4种试剂中的一种,试回答:
(1)沉淀A的名称是硫酸钡;
(2)试剂d是盐酸;、
(3)现有下列仪器,过滤出沉淀A、B、C时必须用到④(填序号),仪器③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4)⑤的名称为冷凝管,该仪器从下进水,从上出水.
Ⅱ.海水蒸馏是由海水获得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实验室里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上述仪器中的一部分,则正确的是②⑤⑥(填序号).
Ⅲ.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上述仪器中的①(填序号),该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为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合成SO3(SO3为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点16.8℃,沸点44.8℃);试回答:

(1)装置B中的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
(2)装置C的作用:①干燥气体;②观察气体流速是二氧化硫和氧气以最佳比混合;③使气体混合均匀.
(3)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2+O2$?_{△}^{V_{2}O_{5}}$2SO3
(4)E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使SO3冷却成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S(l)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超灵敏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SO2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SO2)(mol•L-11.000.500.233.00×10-373.00×10-373.00×10-37
c(CO)(mol•L-14.003.002.462.002.002.00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77mol/(L•s).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3.33×1036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既不会提高成本,又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BC.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提高n(CO):n(SO2)投料比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为了分别验证不同催化剂、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四组实验使反应速率依次增大,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T(℃)SO2初始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
2601.003.00Cr2O3
Fe2O3
380
4.00
①请将上述表格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
②研究表明:Fe2O3的催化效果好于Cr2O3.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画出上表中的四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S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实验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_{H_{2}SO_{4}△}^{Na_{2}CrO_{7}}$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C,在E中收集90.C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C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容易发生迸溅.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b.干燥        c.检漏         d.标定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下层(填“上”或“下”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5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CO、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
I、甲醇可以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缓解能源紧张.利用CO可以合成甲醇.
(1)已知:CO(g)+$\frac{1}{2}$O2(g)═CO2(g)△H1=-283.0kJ•mol-1
H2(g)+$\frac{1}{2}$O2(g)═H2O(I)△H2=-285.8kJ•mol-1
CH3OH(g)+$\frac{3}{2}$O2(g)═CO2(g)+2H2O(I)△H3=-764.5kJ•mol-1
则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α mol CO与2a mol H2合成甲醇
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P1< P2(填“>”、“<”或“=”),理由是甲醇的合成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
②该甲醇合成反应在A点的平衡常数K=$\frac{12{V}^{2}}{{a}^{2}}$(用a和V表示)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是:CO=H2(填“>”、“<”或“=”)
④下列措施中能够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CO转化率的是c.(填写相应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0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e、增加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
Ⅱ、某学习小组以SO2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
(3)原电池法:
该小组设计的原电池原理如图2所示,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e-+2H2O═SO42-+4H+
(4)电解法:
该小组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02得到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制得了硫酸.原理如图3所示.写出开始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HSO3-+H2O-2e-=SO42-+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
(2)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H2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并指出反应的类型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甚至溢出.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除去C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磷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白磷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磷酸(磷酸结构式为),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等等.完成下列填空:
(1)NaH2PO2中涉及到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O<P<Na.
(2)写出与磷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H++AlO2-+H2O?Al(OH)3?Al3++3OH-
(3)磷酸二氢钠主要用于制革、处理锅炉水及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中作缓冲剂.其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磷酸二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请用文字描述)
(4)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1Ni2++1H2PO2-+→1Ni+1H2PO3-+2H+.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i,反应中转移1摩尔电子时,理论上产生金属镍29.5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图: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1)在过程①中应加入下列沉淀剂的顺序是CAB、CBA或BCA(填序号),同时加入盐酸将滤液的pH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CO32-、OH-(填离子符号).
A.Na2CO3  B.NaOH  C.BaCl2
(2)过程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3)简述过程③中如何获得无水MgCl2: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晶体.
(4)写出过程④的化学方程式:MgCl2(熔融)$\frac{\underline{\;电解\;}}{\;}$Mg+Cl2↑.简述工业上不使用电解MgO的方法制取金属镁的原因:MgO的熔点远高于MgCl2的熔点.
(5)将由母液获得的NaBr溶液浓缩、酸化,并通入Cl2,充分反应,再向其中吹入热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过程⑤用纯碱溶液吸收,过程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r2+3CO32-═5Br-+BrO3-+3CO2↑.过程⑥是将过程⑤所得溶液用稀H2SO4酸化,使NaBr、NaBrO3中的溴转化为单质溴,再用萃取(填操作方法)的方法提取溴,还可以得到副产品Na2SO4,写出过程⑥的离子方程式:5Br-+BrO3-+6H+═3Br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