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硝酸的工业制备包括氨的合成、氨的催化氧化及硝酸的浓缩等过程.
完成下列计算:
(1)采用甲烷的二次转化法可以制备氢气.
第一次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H4+H2O→CO+3H2
第二次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CO+CH4+2O2→3CO2+2H2;2CO+O2→2CO2
现有标准状况下1m3的甲烷,若第一次转化80%,第二次转化20%,经过二次完全转化后可以得到H2125mol.
(2)用饱和K2CO3溶液吸收上述混合气体中的CO2以得到纯净的氢气.处理上述的CO2至少需要饱和K2CO3溶液11761g.(已知:20℃K2CO3溶解度:110g/100g水)
(3)已知NH3+2O2→HNO3+H2O.现有氨气1.7吨,不补充水,理论上可制得硝酸的浓度为77.78%;在该硝酸中加入4.5吨水最终可得50%的硝酸.
(4)工业上常用98%的浓H2SO4作为制取浓HNO3的脱水剂.63.5%HNO3(质量为M1)中加98%的浓H2SO4(质量为M2)后蒸馏.分别得到97.7%的HNO3和49%的H2SO4溶液(不含HNO3).
①若蒸馏过程中HNO3、H2SO4、H2O均无损耗,求蒸馏前的投料比$\frac{{M}_{1}}{{M}_{2}}$的值(列式计算).
②蒸馏过程中,若H2O的损耗占总质量的5.0%,即有 (M1+M2)×5.0%的H2O流失.则投料时,$\frac{{M}_{1}}{{M}_{2}}$比值如何变化,请列式计算说明.

分析 (1)第一步反应中参加反应甲烷为1m3×80%=0.8m3,根据方程式计算第一步反应生成氢气体积,第二步参加反应甲烷为1m3×20%=0.2m3,根据方程式计算第二步反应生成氢气体积,二者之和为生成氢气总体积,再根据n=$\frac{V}{{V}_{m}}$计算;
(2)根据C元素守恒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K2CO3+CO2=2KHCO3计算需要K2CO3的质量,结合溶解度计算溶液质量;
(3)由方程式可知HNO3、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63:18,进而计算所得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HNO3、水的质量,可得得到硝酸溶液质量,再根据稀释中HNO3质量不变计算稀释后溶液质量,进而计算加入水的质量;
(4)①设蒸馏得到HNO3溶液的质量为xg,蒸馏得到H2SO4溶液的质量为yg,根据溶质质量不变用M1、M2分别表示出x、y,结合M1+M2=x+y进行解答;
②结合①中表达式分析解答,由于H2O流失5%,则此时(x+y)=(M1+M2)×95%.

解答 解:(1)第一步反应中参加反应甲烷为1m3×80%=0.8m3,由CH4+H2O→CO+3H2可知,第一步反应生成氢气体积为3×0.8m3=2.4m3,第二步参加反应甲烷为1m3×20%=0.2m3,由2CO+CH4+2O2→3CO2+2H2可知,第二步反应生成氢气体积为2×0.2m3=0.4m3,故生成氢气总体积为2.4m3+0.4m3=2.8m3,标况下得到气体体积为$\frac{2800L}{22.4L/mol}$=125mol,
故答案为:125;
(2)根据C元素守恒,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frac{1000L}{22.4L/mol}$=$\frac{1000}{22.4}$mol,由K2CO3+CO2=2KHCO3可知,需要K2CO3的质量为$\frac{1000}{22.4}$mol×138g/mol,需要饱和K2CO3溶液质量为:$\frac{1000}{22.4}$mol×138g/mol÷$\frac{110}{110+100}$=11761g,
故答案为:11761;
(3)由方程式可知HNO3、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63:18,所得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frac{63g}{63g+18g}$×100%=77.78%,
   NH3+2O2=HNO3+H2O
   17      63    18
1.7吨     6.3吨   1.8吨
稀释可得50%的硝酸为$\frac{6.3吨}{50%}$=12.6吨,故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12.6吨-6.3吨-1.8吨=4.5吨,
故答案为:77.78;4.5;
(4)①解:设蒸馏得到HNO3溶液的质量为xg,蒸馏得到H2SO4溶液的质量为yg
则x=$\frac{63.5%{M}_{1}}{97.7%}$,y=$\frac{98%{M}_{2}}{49%}$
因为M1+M2=x+y
所以$\frac{63.5%{M}_{1}}{97.7%}$+$\frac{98%{M}_{2}}{49%}$=M1+M2
整理可得$\frac{{M}_{1}}{{M}_{2}}$=$\frac{20}{7}$,
答:$\frac{{M}_{1}}{{M}_{2}}$的值为$\frac{20}{7}$;
②所以$\frac{63.5%{M}_{1}}{97.7%}$+$\frac{98%{M}_{2}}{49%}$=(M1+M2)×95%,
整理可得$\frac{{M}_{1}}{{M}_{2}}$=$\frac{7}{2}$>$\frac{20}{7}$,配料比应增大,
答:配料比应增大.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题目计算量大、过程复杂,属于易错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由此可推断(  )
A.t1时若是降温使速率变化,则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
B.t2时若是加压使速度变化,则A、B、C、D均为气体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D.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室温下,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体系中存在的所有含A粒子(HA-、A2-)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5时,c(HA-)>c(A2-)>c(H+)>c(OH-
B.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混合溶液中,c(Na+)>c(A2-)>c(HA-
D.电离平衡HA-?A2-+H+的平衡常数Ka=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32->I->Fe2+>Br->Cl-,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32-+H2O→2Fe2++SO42-+2H+
B.I2+SO32-+H2O→SO42-+2I-+2H+
C.2Fe2++I2→2Fe3++2I-
D.Br2+SO32-+H2O→SO42-+2Br-+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是用稀HNO3和Cu制取少量NO并验证氮氧化合物性质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剂可以是NaOH溶液B.试管上部的气体始终为无色
C.小试管中溶液最终呈蓝色D.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纯水中c(H+)=5×10-7mol/L,则此时纯水中的c(OH-)=5.0×10-7mol/L,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0×10-3mol/L,则c(OH-)=5.0×10-11 mol/L在该温度时,往水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的c(OH-)=5.0×10-6mol/L,则溶液中c(H+)=5×10-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位移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广泛.二氧化氯的部分性质如表.某小组拟用如图A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发用潮湿的KCIO3和草酸(H2C2O2)在60℃时反应制取收集液态ClO2
 色态溶于碱 超过1kPa受热
或遇光 
 常温气体-59-11℃红黄色液体 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爆炸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反应温度,使用电动搅拌泵搅拌反应混合物的目的是增大反应速率
(3)保存液态ClO2的条件是d(填字母)
a.常温、密封、不避光  b.低温、敞口、不避光  c.常温、敞口、避光  d.低温、密封、避光
(4)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5)亚氯酸钠(NaClO2)也可用于二氧化氯的制备
①观察亚氯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B,要从NaClO2溶液制得不含结晶水的晶体,操作是蒸发结晶,控制条件是减压蒸发,温度略高于(或大于)38℃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酸性条件下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强于碘(I2)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O2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变蓝说明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强于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课外活动,邀请你参与:
(1)研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设计及操作离子方程式
Ⅰ.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NaOH溶液,观察现象Cu2++2OH-═Cu(OH)2
Ⅱ.向盛有2mL pH=1的HCl溶液的试管里慢慢滴入18mL(已足量)CH3COONH4溶液(查资料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震荡摇匀,测得pH≈3.7
Ⅲ向盛有2mLNaH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 H2SO4溶液,观察现象HCO${\;}_{3}^{-}$+H+═H2O+CO2
Ⅳ向盛有2mL 稀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
①写出I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H++CH3COO-=CH3COOH.
②根据实验发现只要有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物质生成,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经过小组同学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发现在生成三类物质后,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于是得出结论:溶液中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的方向进行(与溶液混合的瞬间相比).
④小组同学进一步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问题.请你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对③中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当生成上述三类物质时,形成新的化学键而导致体系的焓减或生成气体而导致熵增,由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焓判据和熵判据知,反应可发生.
(2)如何研究H2SO4、KC1、NaHSO4、NaN03、Na2C03、NH4C1、NaOH的性质?设计方案为: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①根据方案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1、NaN03,溶液的pH=7;
H2SO4、NaHSO4、NH4Cl溶液的pH<7; 
Na2C03、NaOH溶液的pH>7.
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H2SO4、NaHSO4、NH4Cl都划分为酸类,请你运用中学化学相关理论判断这样划分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不合理、硫酸氢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前者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还有钠离子,后者是因为水解而显酸性.
②向NaHS04、NaN0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O3-+3S2-+8H+=2NO↑+3S↓+4H2O.反应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1.12L,则被氧化的物质为0.075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③某同学在用H2S04鉴别NaN03、Na2C03、NaOH溶液时,Na2C03很容易鉴别,但鉴别NaN03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限用上述另外六种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帮忙解决这一难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某中学的化学实验室药品柜中,有一个装有Na2O2试剂的铁罐,使用多年,锈迹斑斑,瓶内有白色固体,并伴有结块.
(1)围绕上述事实,结合你的化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探究课题(或问题)探究试剂是否变质.
(2)某化学兴趣小组从瓶内固体的颜色初步判断,该试剂已经变质,理由是瓶内有白色固体,而Na2O2为淡黄色固体.
(3)在完成上述定性判断后,兴趣小组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测定样品中Na2O2的含量.
方法1──量气法
通过测量Na2O2与水反应放出O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Na2O2的含量.
测量工具为1个胶塞和1个注射器 (可灵活装卸活塞、气密性良好).实验流程图如下:
 
  (“估算”是指根据注射器容积确定m样品的最大值;忽略固体样品的体积)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图,写出 A、C的实验操作并完善B的操作步骤:
 A:称量;B:吸水,用胶塞迅速堵住针头;C:读数.
方法2--蒸发法
假设样品中含钠元素的物质只有Na2O2和Na2CO3,实验过程如图:

①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操作是溶解、过滤或蒸发(填两种操作方法).
②往滤液中加稀盐酸至过量,其目的是使滤液中的NaOH、Na2CO3(填化学式)完全转化为NaCl.
③实验结束后,往难溶杂质中滴加稀盐酸,发现其溶解,所得溶液呈黄色,说明样品中的难溶杂质为Fe2O3
④该小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m样品 m难溶杂质 m(NaCl)
 8.00g 0.42g10.53g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Na2O2的质量分数为66.3%.
(4)上述两种测定Na2O2含量的方法中,方法1(填“1”或“2”)的测量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