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0.2molCO(NH22(尿素)中含0.8mol氢原子,含0.4NA(或2.408×1023)个氮原子.

分析 CO(NH22分子含有1个C原子、2个N原子、4个H原子、1个O原子,故含有碳原子、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CO(NH22的物质的量,N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H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4倍,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分子构成可知0.2molCO(NH22(尿素)中含0.8molH原子,含有的N原子数为0.4NA(或2.408×1023),故答案为:0.8; 0.4NA(或2.408×102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已知常温下,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某矿渣所含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
成分SiO2MgOFe2O3Al2O3CuO
质量分数(%)4.03210.216
已知常温下,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Cu(OH)2Mg(OH)2Fe(OH)3Al(OH)3
开始沉淀的pH4.89.32.73.8
完全沉淀的pH6.410.83.74.7
某课题组拟以上述矿渣为原料制备金属镁、铝、铜、铁,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Ⅰ的主要用途是制光导纤维(列一种即可),步骤Ⅳ中调节pH范围为大于3.7小于4.8.
(2)由滤液Ⅱ经几步反应可得到需要制备的一种金属的氧化物,滤液Ⅱ中需要通入气体的化学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H2O═NaHCO3+Al(OH)3↓,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
(3)写出由滤液Ⅰ得到滤液Ⅱ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2-+2H2O.
(4)滤液Ⅳ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Mg2+、Cu2+
(5)工业上,冶炼铝、铁、铜、镁的方法依次是B(填代号).
A.电解法、热还原法、分解法、分解法   B.电解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C.热还原法、分解法、电解法、电解法  D.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在工业生产中,冶炼这些金属时选择的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Al2O3、Fe2O3、CuO、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g)为原料,通过反应I和II来制备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1.0mol CH4和2.0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l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I.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3mol/(L•min).
②图中的P1<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为2.25×10-4
③该反应的△H>0 (填“<”、“>”或“=”).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0Ⅱ.
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BD(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人lmolCO和3mol H2
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和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了如表的实验设计表中.如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T(℃)n(CO)/n(H2)p(MPa)
l150$\frac{1}{3}$0.1
2n$\frac{1}{3}$5
3350m5
n=150,m=$\frac{1}{3}$.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如图2是在压强分别为0.1 MPa和5 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x=0.1M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O3-、SO42-、NH4+、CO32-(不考虑溶液中少量的H+和OH-),取200mL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B.该溶液中一定含K+,且c(K+)≥0.1mol/L
C.该溶液中可能含K+
D.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O3?、SO42-、NH4+、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式(任写一种)
单质H2(C、O2、Na、O3),氧化物CO2(H2O、Na2O、CO),酸H2CO3,碱NaOH,盐Na2CO3
(2)写出由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形成的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两种气体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2H2O
②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缩聚.
A.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1.01×105Pa,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C.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NA个Fe(OH)3胶粒
D.常温下,23 g NO2含有2NA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
A.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
B.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C.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D.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V形和直线形,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SO2(写分子式),理由是SO2是极性分子,H2O也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CO2是非极性分子.
(3)Q的元素符号是Cr,它属于第四周期ⅥB族,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6.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F-H…F、F-H…O、O-H…F、O-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