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Cu2(OH)2CO3以及Fe、Si的化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溶液A中加入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所以在溶液A中加入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溶液B中加入氧化铜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过滤得到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硫酸铜晶体,
(1)Cu2(OH)2CO3以及Fe、Si的化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溶液中A中除含有Cu2+外,还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有Fe2+、Fe3+,验证所含离子所用的试剂是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亚铁离子,用硫氰酸钾溶液遇到铁离子形成血红色溶液,
(2)①根据装置图可知,A装置是制备氨气的.由于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需要干燥,选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且需要将多余的氨气进行吸收,与i相连的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②为探究氨气和氯气的反应,要用A装置制氯气,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等杂质,要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根据装置C的结构可知,密度小的气体从导管2进,密度大的气体从导管1进,这样两种气体才能充分接触;
(3)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1L×0.5mol/L=0.005mol,则根据方程式NaOH+HCl=NaCl+H2O可知,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005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L×0.25mol/L=0.025mol,则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025mol-0.005mol=0.020mol.则根据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可知,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020mol÷2=0.010mol,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铜矿石中Cu2(OH)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0mol÷2=0.005mol,计算得到质量分数.
解答 解: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所以在溶液A中加入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1)Cu2(OH)2CO3以及Fe、Si的化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溶液A中除含有Cu2+外,还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有Fe2+、Fe3+,验证所含离子所用的试剂是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亚铁离子,用硫氰酸钾溶液遇到铁离子形成血红色溶液,
故答案为:Fe2+、Fe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SCN溶液;
(2)①根据装置图可知,A装置是制备氨气的.由于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需要干燥,选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且需要将多余的氨气进行吸收,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g、h→e、d→i;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与i相连的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ghed,防止倒吸;
②为探究氨气和氯气的反应,要用A装置制氯气,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等杂质,要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所以装置B中的药品依次是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根据装置C的结构可知,密度小的气体从导管2进,密度大的气体从导管1进,这样两种气体才能充分接触,所以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氯气,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氯气;
(3)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1L×0.5mol/L=0.005mol,则根据方程式NaOH+HCl=NaCl+H2O可知,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005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L×0.25mol/L=0.025mol,则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025mol-0.005mol=0.020mol.则根据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可知,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020mol÷2=0.010mol,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铜矿石中Cu2(OH)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0mol÷2=0.005mol,所以Cu2(OH)2CO3质量分数为$\frac{0.005mol×222g/mol}{1.25g}$×100%=88.8%.
故答案为:88.8%.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过程分析判断,注意仪器的应用和含量的计算,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 | B. | 苯、环戊烷、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 | ||
C. | 乙烯、乙炔同属于烯烃 | D.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H2O$\frac{\underline{\;通电\;}}{\;}$ 2H2↑+O2 | B. | 2Na+2H2O═2NaOH+H2↑ | ||
C. | Cl2+H2O═HC1+HC1O | D. | 2F2+2H2O═4HF+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常温常压下,0.5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必定是11.2 L | |
B. |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 L | |
C. | 常温常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 |
D. | 在标准状况下,0.5 mol CO2所占有的体积约是11.2 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
B.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
C. |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
D. |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Cl2、Na2CO3、NaOH、盐酸 | B. | NaOH、BaCl2、Na2CO3、盐酸 | ||
C. | Na2CO3、NaOH、BaCl2、盐酸 | D. | BaCl2、NaOH、Na2CO3、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