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O(g)燃烧热△H=-283.0 kJ•mol-1,则反应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C.C(石墨,s)=C(金刚石,s)△H=+1.9 kJ•mol-1,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相同状况下,H2在Cl2中燃烧生成1molHCl和H2与Cl2光照爆炸生成1molHCl的反应热不相同

分析 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分析;
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C、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D、反应热与条件不相干,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解答 解: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当方程式反写△H符号相反,计量数变化几倍△H也要变化几倍,所以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故A正确;
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1mol,故无论稀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的水是几摩尔,其中和热恒为57.3KJ/mol,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说明石墨的能量较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
D、反应热与条件不相干,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故相同状况下,H2在Cl2中燃烧生成1molHCl和H2与Cl2光照爆炸生成1molHCl的反应热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反应热的有关知识,注意对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理解,以及物质的稳定性等知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有些金属(例如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气在在氯气中燃烧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D.CaO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C1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物质合成的化学.如下图是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中“混合气体”的成分与水煤气相同;B的水溶液有防腐功能;D是C的钠盐,2mol D分子间脱去1mol H2分子可缩合生成E(草酸钠);H是F与A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的产物.

(1)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电子式是;E的化学式是Na2C2O4
(2)G的结构简式是:HCOOCH3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2CH3OH+O2$→_{△}^{Cu}$2HCHO+2H2O;
A+F→HHOOC-COOH+2CH3OH$?_{△}^{浓硫酸}$CH3OOC-COOC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把镁带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在下列因素中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带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压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B、C、D、E、X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注明).请根据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若A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E为白色难溶物且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C溶液,则
①D与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lO2-+Al3++6H2O=4Al(OH)3↓;
②常温下pH=10的C溶液与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aAlO2大(选填C或D的化学式).
(2)若A为氧化物,常温下X在浓的C溶液中发生钝化,则
①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②含a mol D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的X后得到溶液F,若F溶液中的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考虑水解因素),被还原的D是0.4amol(用含a 的式子表示);
③请设计方案鉴别F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取少量F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3+;另取少F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含有Fe2+
(3)若A为有机物,B和D均能发生银镜反应,且B和C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写出A的结构简式HCOOCH2CH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如图),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_{充电}^{放电}$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电子从钠薄经负载流向多壁纳米碳管
C.充电时,钠薄和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Na2CO3+C-4e-═4Na++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Na,CSi,DP.
(2)写出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A、E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O4+NaOH═NaClO4+H2O.
(3)比较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3+ 加入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
 B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SO3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的硝酸钡
 C 证明Mg的金属性强于Al 分別向MgCl2、AlCl3的溶液中加人足量的氨水
 D 配制 100 mL0.lmol•L-1H2SO4溶液 用量筒量取 20 mL 0.5 mol•L-1 H2SO4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含有80mL水的烧杯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