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实验中,需要用水浴加热的是②⑥(填序号)
①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
②银镜反应;
③溴乙烷的水解;
④由乙醇制乙烯;
⑤乙酸和乙醇反应制乙酸乙酯;
⑥乙酸乙酯的水解.

分析 水浴加热的反应条件是温度控制在高于常温且低于100℃之间的温度范围内,中学化学中需要水浴的实验有:银镜反应、蔗糖、纤维素、淀粉水解、苯的硝化、苯的磺化、酯类的水解等.

解答 解:水浴加热的反应条件是温度控制在高于常温且低于100℃之间的温度范围内,中学化学中需要水浴的实验有:银镜反应、蔗糖、纤维素、淀粉水解、苯的硝化、苯的磺化、酯类的水解等,
①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需要加热条件;
②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③溴乙烷的水解,需要加热;
④由乙醇制乙烯,需要加热到170℃;
⑤乙酸和乙醇反应制乙酸乙酯,需要加热;
⑥乙酸乙酯的水解,需要水浴加热,
故选②⑥.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基本实验操作,水浴加热的温度低于100℃,但油浴温度高于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干燥NH3
B.
检验K2CO3中的K+
C.
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D.
实验室制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做氧化剂的是(  )
A.SO2通入H2S溶液中B.Cl2通入NaOH溶液
C.SO2通入KOH溶液中D.H2S通入溴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分析中,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的位置也就不同
B.红外光谱是利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不同,测试并记录有机化合物对一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吸收情况,根据对红外光谱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C.有机化合物中的“基”是一成不变的
D.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碎片”的某些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聚乙烯、植物油都是混合物,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除去乙烷气体中少量的乙烯:可将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C.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为:
D.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蛋白质和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CO和4mol H2充入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CH30H(g),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已知反应初始时容器的容积为2L,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学习小组研究铜片和酸反应的情况:
(1)在热水浴中进行3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在稀硫酸中加铜片无明显变化
在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片无明显变化
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
再加入铜片有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色
①实验Ⅰ、Ⅱ的目的是证明Cu不与H+、NO3-单独反应.
②实验Ⅲ中反应的本质是3Cu+8H++2NO3-=3Cu2++2NO↑+4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学提出: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金属铜和稀硫酸反应.
①将铜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向稀硫酸中加入过氧化氢并加热烧杯,发现铜片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蓝色,过氧化氢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将铜氧化为铜离子.
②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铜溶于稀硫酸并放出氢气.请画出简易装置图(标明电极,电解质溶液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用浓度为0.1000mol/L的HCl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1)除锥形瓶外,下列实验仪器中不需要的是C.
A.滴定管B.铁架台C.容量瓶D.滴定管夹
(2)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甲基橙或酚酞作为指示剂;当滴定达到终点后,蓝线的凹液面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刻度即为终读数.
(3)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次数V(NaOH)V(HCl)/mLc(NaOH)
ml初读数终读数体积mol/L
116.000.0016.7016.700.1044
216.750.0017.8517.85
319.550.0020.8020.800.1064
415.000.0016.0016.000.1067
(4)四组数据中,误差较大的是第1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B.
A.滴定管未用HCl溶液润洗
B.摇晃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C.滴定前装HCl的滴定管下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放入NaOH溶液前,锥形瓶内有水
(5)计算NaOH浓度平均值:0.106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为:2NH3(g)+CO2(g)?NH2COONH4(s)△H<0.(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
(1)如用图1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制取氨气,其中错误的是AC;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加热\;}}{\;}$2NH3↑+CaCl2+2H2O.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2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或通过观察气泡,控制NH3与CO2的反应速率);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
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请利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对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的杂质进行成分探究.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若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否则含有碳酸铵;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否则不含碳酸氢铵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