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结合下述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G和L的化学式分别为CaCl2和H2;固体B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主要用作调味品 
(2)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在反应①中必须先通入NH3,而后通入D,其原因是NH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利于吸收CO2,使其转化为(NH42CO3
(4)工业上利用F可制得另一种化工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5)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MgCl2溶液必须在氯化氢气体中进行蒸发结晶制得MgCl2晶体,熔融电解可制取金属镁.

分析 根据题中提示可知C为CaO,D为CO2,固体B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可由海水暴晒过滤得到,推测B为NaCl;NaCl与NH3、CO2、H2O反应可由得到化肥E和沉淀F,根据侯氏制碱法知识可以推测E为NH4Cl,F为NaHCO3,母液与CaO反应得到可以煅烧的物质H,可以推知母液中参与反应的主要物质为MgCl2,H为Mg(OH)2,G为CaCl2,I为MgO,结合N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推测N为Mg,结合题中第(5)问可以推测K为MgCl2,则M为Cl2,J为盐酸,L为H2
(1)根据图中的物质转化来逐步推理;
(2)煅烧贝壳时生成的气体D可以在反应①中循环使用;
(3)根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书写;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入NH3,有利于吸收CO2
(4)沉淀F为NaHCO3,受热容易分解而得到化工产品Na2CO3
(5)K为MgCl2,属于强酸弱碱盐,蒸发结晶时,镁离子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酸性,应通入氯化氢抑制其水解.

解答 解:(1)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得到的固体C是CaO,D必然是气体CO2;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固体B必然是氯化钠,母液中含有大量的溴离子、镁离子等;CaO与母液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母液中的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H,G为CaCl2,煅烧氢氧化镁得到MgO,MgO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进而得到无水氯化镁,从而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得到镁单质N和M,则N为Mg单质,M为Cl2,与L可生成盐酸,则L为H2
故答案为:CaCl2;H2;调味品;
(2)煅烧贝壳时生成的气体D(CO2),可以在反应①中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CO2
(3)固体B是氯化钠,D是CO2,二者与氨气、水反应,符合侯氏制碱法的道理,即它们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即CO2+NH3+NaCl+H2O=NaHCO3↓+NH4Cl;NH3极易溶解于水,容易吸收CO2,使其转化为(NH42CO3
故答案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NH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利于吸收CO2,使其转化为(NH42CO3
(4)沉淀F为NaHCO3,受热容易分解而得到化工产品Na2CO3,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5)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蒸发结晶时,镁离子易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MgCl2+H2O?Mg(OH)2+2HCl,为了防止HCl是挥发,应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发结晶,从而抑制氯化镁水解;电解熔融氯化镁方程式为:MgCl2$\frac{\underline{\;电解\;}}{\;}$Mg+Cl2↑,
故答案为:MgCl2溶液必须在氯化氢气体中进行蒸发结晶制得MgCl2晶体,熔融电解可制取金属镁.

点评 本题考查海水的综合利用,解答本类题目要抓住已知物质去逐步分析,当然在有些题目也要根据物质的颜色、生成的沉淀等推理,可以细心研究本题,总结该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做到触类旁通,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气态烃1mol能与2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6mol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CH2=CH2B.HC≡CHC.CH2=C(CH32D.HC≡C-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工业生产Na2S常用方法是无水芒硝(Na2SO4)-碳还原法,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1)设煅烧阶段所得气体为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请写出煅烧时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3Na2SO4+8C$\frac{\underline{\;\;△\;\;}}{\;}$3Na2S+4CO2↑+4CO↑.
(2)用碱液浸出产品比用热水更好,理由是热水能促进Na2S水解,而稀碱可抑制Na2S水解.
(3)取Na2S(含少量NaOH)加入到CuSO4(aq)中充分搅拌,产生混合沉淀后过滤.若滤液pH=4,则滤液中c(S2-)=4.0×10-36mol/Lmol•L-1.(已知:CuS的Ksp=8.8×10-36;Cu(OH)2的Ksp=2.2×10-20
(4)纳米Cu2O常用电解法制备,制备过程用铜棒和石墨棒做电极,Cu(NO32(aq)做电解液.电解生成Cu2O应在阴极;该电极pH将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用电极方程式解释pH发生变化的原因2Cu2++2e-+H2O=Cu2O↓+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铁丝在氯气中燃烧:Fe+Cl2$\frac{\underline{\;点燃\;}}{\;}$FeCl2
B.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pH≈3 CH3COOH?CH3COO-+H+
C.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2Al+2OH-+2H2O=2AlO2-+3H2
D.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W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W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RCH═CH2+CH2═CHR′$\stackrel{催化剂}{→}$CH2═CH2+RCH═CHR′
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H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羟基.
(2)A→B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3)苯乙烯中最多有16原子共平面.
(4)W的结构简式为
(5)B→C的化学方程式为;由D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为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写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Na、熔融S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多孔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Na2SX$?_{放电}^{充电}$2Na+xS   ( 3<x<5 )
物质NaSAl2O3
熔点/℃97.81152050
沸点/℃892444.62980
(1)根据如表数据,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温度应为C(选填字母序号).
A.100℃以下      
B.100℃~300℃
C.300℃~350℃
D.350℃~2050℃
(2)关于钠硫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选填字母序号).
A.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
B.放电时,Na+的移动方向为从B到A
C.充电时,电极A应连接电源的正极
D.充电时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SX2--2e-=xS
(3)25℃时,若用钠硫电池作为电源电解500mL 0.2mol•L-1NaCl溶液,当溶液的pH变为l3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两极的反应物的质量差为2.3g(假设电解前两极的反应物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反应2H2S(g)+SO2(g)═3S(s)+2H2O(l)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中,SO2为还原剂
C.1 mol H2S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3 mol
D.常温下,H2S的还原性强于S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能源是制约国家发展进程的因素之一.甲醇、二甲醚等被称为2 1世纪的绿色能源,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二甲醚.
(1)工业上,可以分离合成气中的氢气,用于合成氨,常用醋酸二氨合亚铜[Cu(NH32]AC溶液(AC=CH3COO-)来吸收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其反应原理为:[Cu(NH32]AC(aq)+CO(g)+NH3(g)?[Cu(NH33]AC•CO(aq)△H<0
常压下,将吸收一氧化碳的溶液处理重新获得[Cu(NH32]AC溶液的措施是加热;
(2)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制取H2,其原理为:CO2(g)+CH4(g)?2CO(g)+2H2(g).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则压强P1小于P2(填“大于”或“小于”);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大于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求Y点对应温度下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CO可以合成二甲醚,二甲醚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化学反应原理为:CO(g)+4H2(g)?CH3OCH3(g)+H2O(g)△H<0
①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4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D;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B.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②写出二甲醚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③己知参与电极反应的电极材料单位质量放出电能的大小称为该电池的比能量.关于二甲醚碱性燃料电池与乙醇碱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两种燃料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和摩尔质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B.两种燃料所含共价键数目相同,断键时所需能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C.两种燃料所含共价键类型不同,断键时所需能量不同,比能量不同
(4)已知l g二甲醚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31.63kJ,请写出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4.9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时,有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不相同
B.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H+)>c(CH3COO-)═c(Cl-)>c(OH-
C.分别用蒸馏水稀释m倍和n倍,若两溶液pH仍相同,则m<n
D.中和相同体积的两种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