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乙炔(HCCH)能与HCl在HgCl2的催化作用下加成生成CH2═CHCl.下列适合于合成聚氯乙烯的原料的是(  )
A.CH4,Cl2B.CH3CH3,HClC.CH≡CH,HClD.CH2═CH2,HCl

分析 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据此解题.

解答 解:A.CH4和Cl2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一氯甲烷无法生成聚氯乙烯,故A错误;
B.乙烷与氯化氢不反应,故B错误;
C.乙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故C正确;
D.乙烯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烷,氯乙烷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聚合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发生加聚反应必须单体中含有双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品牌的家用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可以杀灭常见的病毒与细菌.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10ClO
B.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2molNaOH反应
C.1mol该物质可以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D.该物质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B是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常见的气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的浓溶液在加热时才与D反应.根据下列框图所示,试回答:
(1)L的化学式为Cu(OH)2;F的电子式为,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该反应前后溶液的pH变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每生成1molK,反应放出98.3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5)化合物F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NaOH和S单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S2-+2H2O=2Na++S↓+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机物W(分子式C3H6O3)能与NaHCO3反应,分子中含有四种活动性不同的氢原子,个数比为3:l:l:1.
(1)W的结构简式是CH3CH(OH)COOH.
(2)W在不同条件下可脱水形成不同物质:
若两分子W反应形成链状酯,结构简式为
若两分子W反应形成环醛,写出反应方程式
W还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聚酯,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3)W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性质:
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该物质能跟金属钠反应产生lmolH2.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己知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连接2个羟基).
(4)W的工业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己知:I.A、B、C、D与W分子中含有相同碳原子数;
II.RCH2COOH$\stackrel{PBr_{2}}{→}$
①写出A的名称1一丙醇.
②B与新制Cu (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CHO+2Cu(OH)2$\stackrel{加热}{→}$CH3CH2COOH+Cu2O↓+2H2O.
③某有机物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既属于酯类,又含醛基.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为HCOOC2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B.C4H2C18有5种同分异构体
C.乙酸可以电离,属于离子化合物D.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乙醇和水B.乙酸乙酯和乙酸C.溴乙烷和乙醇D.三氯甲烷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且是一种水果的催熟剂,E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A的电子式为,C的名称乙醛,F的结构简式
(2)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请设计一种实验来验证D物质存在该官能团的方法是取少量D物质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物质含有-COOH.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CH3COOH+CH3CH2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实验室收集E物质用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5)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B和D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暴沸.
(6)生成E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②④⑤.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过程可表示为$\stackrel{A+BC}{反应物}$→$\stackrel{[A…B…C]}{过渡态}$→$\stackrel{AB+C}{生成物}$
D.E1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熔化B.碘和干冰升华
C.钠和硫熔化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