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v(A)=0.15mol/(L•min) | B. | v(B)=0.01mol/(L•s) | ||
C. | v(C)=0.40mol/(L•min) | D. | v(D)=0.45mol/(L•min) |
分析 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
解答 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frac{V(A)}{1}$=0.15mol/(L•min);
B.v(B)=0.01 mol/(L•s)=0.6mol/(L•min),$\frac{V(B)}{3}$=0.2mol/(L•min);
C.$\frac{V(C)}{2}$=0.20 mol/(L•min);
D.$\frac{V(D)}{2}$=0.225 mol/(L•min);
故反应速率v(D)>v(B)=v(C)>v(A),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题目难度不大,利用比值法可以迅速判断,也可以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
B. | 除去FeCl2中少量的FeBr2,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 |
C.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
D.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1mol/L NaOH溶液10ml,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mol/L NaHSO4溶液10ml,沉淀恰好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溶液中c(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酸性 | |
B. | 当溶液中c(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碱性 | |
C. | 当溶液中c(H+)=c(O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中性 | |
D. | 当溶液中c(H+)=c(OH-)>10-7 mol•L-1时,其pH<7,溶液呈现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iO2是还原剂 | |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 | |
C. | 此反应中电子转移4mol | |
D. | CO是还原产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没有甲烷 | B. | 一定没有乙烷 | ||
C. | 可能是甲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 D. | 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化物的通式为 RH5 | B. | 最高化合价是+5 价 | ||
C. | 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 | D. | 其最高价含氧酸均为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B. | NH4HCO3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 ||
C. | 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 D. | Al2O3硬度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