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如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C.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相对较小
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分析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精制得到精盐,制成氯化钠饱和溶液,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加入石灰乳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沉淀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浓缩析出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流中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氯化镁,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溴单质被二氧化硫溶液吸收,再通入氯气得到溴单质,富集溴,
A.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B.NaHCO3和Na2CO3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C.碳酸氢钠在反应涉及物质中溶解度最小,易与分离而促进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D.电解饱和MgCl2溶液不能得到镁.

解答 解:A.海水提溴是先通入足量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然后将溴单质还原为溴化氢,再通入适量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④中溴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溴元素被还原,故A错误;
B.NaHCO3和Na2CO3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应用氯化钙溶液鉴别,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在反应涉及物质中溶解度最小,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以及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会先析出,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故C正确;
D.镁为活泼金属,电解氯化镁溶液,在阳极生成氯气,在阴极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得到镁,应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冶炼、氧化还原反应及海水提碘、海水提溴的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Na2O2,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元素,反应后也应有碳元素.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或Ba(NO32或CaCl2或C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如果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O2和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1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阳极生成的O2-(O2+4e-═2O2-).
(1)d电极的名称为负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
(2)如图2所示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 0.5mol•L-1 AgNO3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若a电极产生560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的C(H+)=1mol/L(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a(填序号)其物质的量为0.05mol
a  Ag2O  b.AgOHc.AgNO3 d.Ag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
(2)维生素C易溶于水(填“易”或“难”)
(3)维生素C能  使碘水褪色(填“能”或“不能”)说明维生素C有还原性.
(4)中学生每天需补充约60mg维生素C,下列物质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A(填字母).
A.辣椒B.鸡蛋C.米饭D.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8种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最简式为C6H14
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其峰面积之比为6:1.
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2,3-二甲基丁烷.
(2)上述框图中,①是取代反应,③是加成反应.(填反应类型)
(3)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4)C1的结构简式是;F1的结构简式是
(5)上述8种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E,(填A  B  C1  C2  D  E  F1  F2等字母代号).
(6)只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磷化氢气体(PH3)是一种强烈的储粮杀虫剂,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空气中磷化氢气体达到2PPM以上是就会造成人畜中毒,请回答:
(1)用氯化磷(PH4Cl)和NaOH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PH4Cl+NaOH═PH3↑+NaCl+H2O
(2)PH3在空气中会自然得到P2O5,0.2molPH3会消耗O20.4mol.
(3)氧硫化碳(COS)可替代磷化氢而被用作熏蒸剂.COS水解及部分应用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COS$\frac{{H}_{2}O}{Ⅰ}$H2S$\frac{NaOH溶液}{Ⅱ}$Na2S$\frac{△}{Ⅲ}$M溶液+H2
①组成COS和PH3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此空删去  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A族.
②COS与CO2的结构相似,则COS的电子式为
③已知M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2O32-,则反应Ⅲ中生成S2O3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5H2O$\frac{\underline{\;\;△\;\;}}{\;}$S2O32-+4H2↑+2OH-
④如图是反应Ⅲ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Na2S初始含量为3mol).由图象分析可知,a点时M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SO42- (填含硫微粒的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2摩尔
B.2摩尔水的摩尔质量是1摩尔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C.25℃,1.01×105Pa,64g的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均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氢硫酸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1H、21H、31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8种核素,共种元素5.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11H、21H、31H.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14C和14N,中子数相等的是14C和16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