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n(CO2)=$\frac{8.8g}{44g/mol}$=0.2mol,n(H2O)=$\frac{5.4g}{18g/mol}$=0.3mol,n(O2)=$\frac{6.72L}{22.4L/mol}$=0.3mol,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2)质谱仪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结合最简式判断分子式为C2H6O;
(3)A可能为乙醇或二甲醚;
(4)有机物A不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不含羟基;
(5)A的同分异构体为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B为CH2=CH2,乙烯与氯化氢在催化作用下加成可生成氯乙烯.
解答 解:(1)n(CO2)=$\frac{8.8g}{44g/mol}$=0.2mol,n(H2O)=$\frac{5.4g}{18g/mol}$=0.3mol,n(O2)=$\frac{6.72L}{22.4L/mol}$=0.3mol,则有机物中含n(O)=0.2mol×2+0.3mol-0.6mol=0.1mol,则有机物中N(C):N(H):N(O)=0.2mol:0.6mol:0.1mol=2:6:1,
最简式为C2H6O,
故答案为:n(C):n(H):n(O)=2:6:1;
(2)最简式为C2H6O,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2H6O,故答案为:C2H6O;
(3)A可能为乙醇或二甲醚,结构简式为CH3CH2OH、CH3-O-CH3,故答案为:CH3CH2OH、CH3OCH3;
(4)有机物A不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不含羟基,应为二甲醚,结构简式为CH3OCH3,故答案为:CH3OCH3;
(5)A的同分异构体为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B为,乙烯与氯化氢在催化作用下加成可生成氯乙烯,反应的相关方程式为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CH2=CH2 +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 Cl.
故答案为: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CH2=CH2 +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 Cl.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根据生成5.4gH2O和8.8gCO2,消耗氧气6.72L,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有机物最简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题给信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 |
B. | 所有的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 |
C. | 黄铜的熔点高于金属铜,故应用广泛 | |
D. | 镁合金的硬度和机械强度均高于纯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 B. |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 ||
C. |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 D. | 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锌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是一周期 | |
B. |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是一族 | |
C. | 第Ⅱ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 |
D. | 第ⅦA族元素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 |
B. | 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 |
C. | 盐类的水解的结果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 |
D. | 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B. | 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 |
C. |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D. | XeF4按上述方式水解,每生成4molXe,转移12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