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冰晶石(Na3AlF6,微溶于水)可作工业电解铝的助溶剂,以氟硅酸钠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氨水浸取氟硅酸钠时生成两种氟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iF6+4NH3•H2O=2NaF+4NH4F+SiO2+2H2O.
(2)第一次过滤所得滤渣的成分为SiO2(填化学式).
(3)NaAlO2溶液可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为原料制取,制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4)第二次过滤所得滤液的适宜用途是可循环使用.
(5)LiAlH4是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它可由LiH和AlCl3在热乙醚中合成,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4LiH $\frac{\underline{\;乙醚\;}}{\;}$LiAlH4+3LiCl.

分析 氨水浸取氟硅酸钠时生成两种氟盐和两种氧化物,应分别生成NaF、NH4F、SiO2和H2O,过滤得到的滤渣为SiO2,在滤液中加入NaAlO2溶液得到Na3AlF6,滤液为氨气水溶液,可循环使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氨水浸取氟硅酸钠时生成两种氟盐和两种氧化物,应分别生成NaF、NH4F、SiO2和H2O,过滤得到的滤渣为SiO2,在滤液中加入NaAlO2溶液得到Na3AlF6,滤液为氨气水溶液,可循环使用,
(1)氨水浸取氟硅酸钠时生成两种氟盐和两种氧化物,应分别生成NaF、NH4F、SiO2和H2O,方程式为Na2SiF6+4NH3•H2O=2NaF+4NH4F+SiO2+2H2O,
故答案为:Na2SiF6+4NH3•H2O=2NaF+4NH4F+SiO2+2H2O;
(2)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一次过滤所得滤渣的成分为SiO2,故答案为:SiO2
(3)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4)滤液为氨气水溶液,可循环使用,故答案为:可循环使用;
(5)反应的方程式为AlCl3+4LiH $\frac{\underline{\;乙醚\;}}{\;}$LiAlH4+3LiCl,故答案为:AlCl3+4LiH $\frac{\underline{\;乙醚\;}}{\;}$LiAlH4+3LiCl.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无机物推断等,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工艺流程是解题的关键,题中物质的制备是中学中比较陌生的知识,是难点、易错点,需要学生基本扎实的据此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以下是对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讨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Na2O2的用途之一是潜水艇供氧剂、呼吸面具氧气的来源.
(2)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3Al(OH)3↓,Al(OH)3+OH-=AlO2-+2H2O.
(3)铝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若两个反应在相同状况下放出等量的气体,则两个反应中消耗的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

(1)A的名称是钠;F的化学式是HCl.
(2)写出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 Na++2OH-+H2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H4Cl$\frac{\underline{\;\;△\;\;}}{\;}$NaCl+NH3↑+H2O.
(4)写出气体E在氯气中反应的现象安静的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并进行溴乙烷的性质实验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
在试管I中依次加入2mL 蒸馏水、4mL浓硫酸、2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粉末,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在烧杯中注入冰水.加热试管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
(1)试管I中生成溴乙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5OH+HBr$\stackrel{△}{→}$C2H5Br+H2O.
(2)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C(填字母)
A.NaOH溶液  B.H2O   C.Na2SO3溶液D.CCl4
(3)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④①⑤③②(填代号).
①加热;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
(Ⅱ)溴乙烷的性质实验
(4)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性质实验时,把生成的气体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
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检验乙烯的生成,该图中右边试管中的现象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左边试管中水的作用是除去乙醇等杂质等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常应用于有机合成,其反应机理可简单表示为:

下面是以物质A为原料合成一种工业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流程:

(说明:苯乙烯和甲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的产物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苯甲酰的分子式为C14H10O4,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物质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2)反应①-④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②④(填反应序号);
(3)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符合下列条件的过氧化苯甲酰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①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②分子中只一种含氧官能团;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其信号强度之比为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的是(  )
A.金刚石晶体中的最小碳原子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
B.SO3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C.1molSiO2晶体中含有2molSi-O键
D.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即使高温下也不会和O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磷洗涤剂中的Na5P3O10中磷的化合价为+7价
B.有多少种元素就一定有多少种单质
C.金刚石、石墨和C60全部以游离态存在
D.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两种元素X、Y,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a、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8>m>3,则X必定为主族元素
B.若Y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YHn,且b<4,则该氢化物为极性分子
C.若a<b<m=n=4,则晶体类型相同时,其单质熔点:Y>X
D.若a=b=3,8>m>n>b,则元素非金属性: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反应一段时间,①中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生成
B.②中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用石蕊溶液检验SO2溶液的酸碱性
D.向①中直接加水,观察颜色,确认CuSO4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