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用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①滴定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判断滴定达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后不褪色;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盐酸的浓度偏低的是CD.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液
D.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

分析 ①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遇到氢氧化钠显示红色,遇到盐酸显示无色,据试验原理来判断终点;
②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解答 解:(1)①用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后不褪色,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后不褪色;
  ②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不影响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所以该情况不影响结果,故错误;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标准液的体积偏大,结果偏大,故错误;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液,相当于将酸稀释,所以碱的体积偏小,测出的浓度偏小,故正确;
D.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所以消耗碱的体积偏小,测出的浓度偏小,故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的误差分析,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按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H++OH-=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②CaCO3+2H+═Ca2++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CO2+OH-=HCO3-
④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H++SO42-+Ba2++OH-=BaSO4↓+H2O
(已知NaHSO4=Na++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2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的稀硫酸,该学生需要量取5.4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3)为配制(2)中的稀硫酸,下列可供选用的仪器中,一定用到的是①②③⑦(填编号),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仪器是250mL容量瓶(填写仪器名称)
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量筒;④药匙;⑤圆底烧瓶;⑥天平;⑦烧杯;⑧普通漏斗
(4)取上述配制好的硫酸溶液50mL与足量的铝反应,所得溶液中c(Al3+)=$\frac{4}{15}$mol/L(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检验溶液中SO42-存在的方法:取少量试液,向其中滴入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即存在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2L含有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Ca2+、Mg2+的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使溶液的pH=ll.有沉淀生成,过滤.已知: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当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认为已经除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沉淀是Mg(OH)2、Ca(OH)2的混合物
B.此沉淀只有Mg(OH)2
C.过滤后滤液中存在Ca2+、Mg2+
D.向原溶液中加入8.8 g NaOH固体,不可以使Ca2+部分转化为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D.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内液面所在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工生产中常用Fe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FeS(s)?CuS(s)+Fe2+(aq)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FeS的Ksp大于CuS的Ksp
②该反应平衡常数K=$\frac{Ksp(FeS)}{Ksp(CuS)}$
③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溶液中c(Cu2+)、c(Fe2+)保持不变
④达到平衡时c(Fe2+)=c(Cu2+
A.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硝基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还可做有机溶剂.制备硝基苯的过程如下:
①配制混酸:组装如图反应装置.取100mL烧杯,用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混和酸,加入漏斗中,把18mL苯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和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10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已知(1)+HNO3(浓)$\frac{50~60℃}{98%浓{H}_{2}S{O}_{4}}$++H2O
+HNO3(浓)$\frac{95%}{98%浓{H}_{2}S{O}_{4}}$++
(2)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20℃)/g•cm-3溶解性
5.5800.88微溶于水
硝基苯5.7210.91.205难溶于水
1,3二硝基苯893011.57微溶于水
浓硝酸-831.4易溶于水
浓硫酸-3381.84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应在烧杯中先加入浓硝酸.
(2)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保持漏斗内压强与发生器内压强相等,使漏斗内液体能顺利流下.
(3)实验装置中长玻璃管可用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行冷凝管均可)代替(填仪器名称).
(4)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的原因是防止副反应发生.
(5)反应结束后产品在液体的下层(填“上”或者“下”),分离混酸和产品的操作方法为分液.
(6)实验前要配制10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 用Na2CO3溶液洗涤之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时,怎样验证液体已洗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
(7)为了得到更纯净的硝基苯,还须先向液体中加入氯化钙除去水,然后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1-丁醇、溴化钠和较浓H2SO4混合物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1-溴丁烷,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已知:NaCl+H2SO4(浓)=NaHSO4+HCl↑)现设计如下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2)关闭a和b、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1-溴丁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CH2CH2OH+NaBr+H2SO4 $\frac{\underline{\;\;△\;\;}}{\;}$CH3CH2CH2CH2Br+NaHSO4+H2O.
(3)理论上,上述反应的生成物还可能有:丁醚、1-丁烯、溴化氢等.熄灭A处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部分副产物.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硝酸银、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中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黑色,该黑色物质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frac{\underline{\;\;△\;\;}}{\;}$CO2↑+2SO2↑+2H2O,可在竖直冷凝管的上端连接一个内装吸收剂碱石灰的干燥管,以免污染空气.
(5)相关有机物的数据如下:
物质熔点/0C沸点/0C
1-丁醇-89.5117.3
1-溴丁烷-112.4101.6
丁醚-95.3142.4
1-丁烯-185.3-6.5
为了进一步精制1-溴丁烷,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待烧瓶冷却后,拔去竖直的冷凝管,塞上带温度计的橡皮塞,关闭a,打开b,接通冷凝管的冷凝水,使冷水从d(填c或d)处流入,迅速升高温度至101.6℃,收集所得馏分.
(6)若实验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别为7.4g、13.0g,蒸出的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再次蒸馏得到9.6g 1-溴丁烷,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设备的名称是氧化炉,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此生产过程中,N2与H2合成NH3所用的催化剂是铁砂网.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2:

分别表示N2、H2、NH3.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③的含义分别是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
(3)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3
(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8NH3+6NO2=7N2+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氨气还原法 .
(5)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