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中化学键破坏了,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是因为水中的化学键比硫化氢中的化学键强
C.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逐渐变小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分析 A.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但无新物质生成;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是因为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水的沸点反常的升高,而硫化氢不能;
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相同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原子间的作用,一定存在化学键.

解答 解:A. 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水的沸点比硫化氢高是因为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水的沸点反常的升高,而硫化氢没有分子间氢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故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相同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第三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故C错误;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原子间的作用,一定存在化学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沸点高低的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化学键类型,牢固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二氧化锰是常用的催化剂、氧化剂和活性电极材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矿,其主要成分是MnO2.1991年由Allen等人研究,用硫酸淋洗后使用不同的方法可制备纯净的MnO2,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Ⅱ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硫酸锰溶液制二氧化锰;反应Ⅲ可以是高锰酸钾氧化硫酸锰,也可以是氯酸钾氧化硫酸锰.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H2O2+2H+═Mn2++2H2O+O2
B.反应Ⅱ中阴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
C.若加入KClO3,则反应Ⅲ为2ClO3-+5Mn2++4H2O═5MnO2↓+Cl2↑+8H+
D.若加入KMnO4,则反应Ⅲ为3Mn2++2MnO4-+2H2O═5MnO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B.镀锡铁制品和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锡铁中铁的腐蚀速率更快
C.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不受腐蚀的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不锈钢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Cl4可以由CH4制得,它可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
B.相等的物质的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C.用乙烯与HCl反应来制备氯乙烷比用乙烷与氯气反应更好
D.甲烷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二氯甲烷有两种不同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 IVA族.
(2)比较g、h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是:H2S>HCl.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或).
(4)以f单质和铂网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海水电池,空气中的氧气与f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 4f+3O2+6H2O=4f(OH)3,则f做负极(填“正”或“负”),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图2: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②若R溶液改加20mL1.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6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SiO2→Na2SiO3       ②Fe(OH)2→Fe(OH)3     ③SiO2→H2SiO3
④Al2O3→Al(OH)3     ⑤Ca(OH)2→NaOH         ⑥NaAlO2→AlCl3
A.①②B.③④C.③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2,3,4,6-四甲基-3-乙基辛烷
1,2,4-三甲苯
(2)画出4-甲基-2-乙基-1-戊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2CH3)CH2CH(CH32,该有机物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得到的烃的名称是2,4-二甲基己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且配平.
(1)强碱氢氧化钠滴定强酸盐酸;
(2)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接触立即生成白烟;
(3)醋酸和碳酸钙反应放出气体;
(4)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氯化钠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其K1=5.4×10-2,K2=5.4×10-5,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已知碳酸的K1=4.4×10-7,K2=4.7×10-11.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C2O4=HC2O4-+CO2↑+H2O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说明乙二酸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②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H++2MnO4-+5H2C2O4═10CO2↑+2Mn2++8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①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②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frac{\underline{\;\;△\;\;}}{\;}$H2O+CO↑+CO2
(4)该小组同学将0.01mol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1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反应生成NaHC2O4,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用文字简单表述),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2O4-)>c(H+)>c(C2O42-)>c(OH-)(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