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lmol Cu在适量硫蒸气中燃烧,得到的固体质量为80g
B.分子数为NA的CO、C2H4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56g Fe投入足量冷的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0.lmol1${\;}_{53}^{131}$I原子中含电子数为7.8NA

分析 A.铜与硫蒸汽反应生成硫化亚铜;
B.气体状况未知;
C.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发生钝化;
D.1个${\;}_{53}^{131}$I原子中含有53个电子.

解答 解:A.铜与硫蒸汽反应生成硫化亚铜,lmol Cu在适量硫蒸气中燃烧生成0.5mol硫化亚铜,得到的固体质量为80g,故A正确;
B.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B错误;
C.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发生钝化,所以56g Fe投入足量冷的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3NA,故C错误;
D.0.lmol1${\;}_{53}^{131}$I原子中含电子数为5.3NA,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和对象,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主族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有5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有5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C的名称是丁醛.B→I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溴水.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
(4)核磁共振氢谱图中D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
(5)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制备金属钛的一种流程如下:
[钙钛矿]$→_{过滤}^{硫酸}$[硫酸氧钛溶液]$→_{过滤}^{水/△}$[H2TiO3]$\stackrel{焙烧}{→}$[TiO2]$→_{高温}^{C、Cl_{2}}$[TiCl4]$→_{高温}^{Mg/Ar}$[Ti]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其原子核外共有22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金属钛晶胞如下图1所示,为六方最密堆积(填堆积方式).
(2)根据价层电子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有如下顺序:l-l>>l-b>b-b(l为孤对电子对,b为键合电子对),则关于H2O中的H-O-H键角可得出的结论是D.
A.180°                        B.接近120°,但小于120°
C.接近120°,但大于120°        D.接近109°28’,但小于109°28’
(3)已知TiCl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沸点为136℃,可知TiCl4为分子晶体.
(4)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5)钙钛矿晶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6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12个氧离子包围.钙钛矿晶体的化学式为CaTiO3.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钙钛矿晶体的密度为$\frac{136g}{{(a{×10}^{-10})}^{3}{N}_{A}}$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不与酸溶液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B.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C.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将过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近年来,许多城市将公共汽车的燃料换成甲醇(CH3OH),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他们将甲醇在氧气中点燃,再用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你设计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使实验尽可能多地检验出甲醇燃烧的产物(用装置的编号表示);混合气体→C、A、B→D.
(2)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正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
D和A中左边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而A中右边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请结合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次实验中甲醇的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3)通过该实验,请你谈谈应该怎样合理使用燃料燃料燃烧时要供给足量的氧气,防止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而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水在25℃和100℃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A(填“A”或“B”).
(2)100℃时水的离子积KW=10-12,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pH为6,该温度下0.01mol/L NaOH溶液的pH为10.
(3)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NH3•H2O的电离平衡向左(“向左”、“向右”或“不”)移动,此时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以得到平稳的气流
B.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乙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甲酸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或与新制Cu(OH)2共热的实验
C.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溴乙烷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
B.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
D.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