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6.2 g的单质磷(P)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a 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 ,其相应的质量(g)为 。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b kJ/mol,则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 。
(3)写出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1)P2O3、P2O5 P2O3 5.5g P2O5 7.1g
(2)-(10a-b)kJ/mol
(3)P(s)+3/4O2(g)=1/2P2O3(s)△H=-(10a-b)kJ/mol
【解析】
试题分析:(1)6.2g的单质磷(P)的物质的量为6.2g÷31g·mol-1=0.2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4g÷32g·mol-1==0.2mol,故P原子与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0.2mol:0.2mol×2=1:2,2:5<1:2<2:3,故反应产物为P2O3、P2O5,令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2y=0.2、3x+5y=0.2×2=0.4;解得:x=0.05mol,y=0.05mol,故P2O3的质量为0.05mol×110g/mol=5.5g,P2O5的质量为0.05mol×142g/mol=7.1g;
(2)单质磷的燃烧热为bkJ/mol,即1mol磷完全燃烧生成固态P2O5放出的热量为bkJ,反应中生成0.05molP2O5,需要磷0.1mol,故0.1mol磷燃烧生成生成固态P2O5放出的热量为0.1bkJ,反应中生成0.05molP2O3,需要磷0.1mol,所以0.1mol磷燃烧生成生成固态P2O3放出的热量为akJ-0.1bkJ=(a-0.1b)kJ,所以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放出的热量为(a-0.1b)kJ×1mol/0.1mol=(10a-b)kJ,故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H=-(10a-b)kJ/mol;
(3)由(2)可知,1mol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P(s)+3/4O2(g)=1/2P2O3(s)△H=-(10a-b)kJ/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SO4 ②小苏打 ③KMnO4 ④Ba(OH)2溶液 ⑤氯气 ⑥Ba(NO3)2溶液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⑧KSCN溶液 ⑨盐酸 ⑩AgNO3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试剂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某溶液中同时存在Fe3+和Fe2+,则可用于验证其中含Fe2+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若某溶液中存在Na+、K+、SO42-、Cl-四种离子,若检验Cl-的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的稀H2SO4,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_ ____ml(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 LixC6=LiCoO2+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
C.充电时,若转移l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 Li1-xCoO2+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
B |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 | 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
C |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 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 |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 A(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吸收热量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双氧水的分解时,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每一小组取若干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5%的双氧水,在实验室观察只有极少量的气泡产生。
(1)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变实验条件后,会出现不同情况。根据下表中其他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完成下表空白处:
组别 | 操作 | 现象 | 实验结论 |
第一组 | ①向试管中加0.2 g MnO2粉末并置于盛有5℃水的烧杯中 | 少量气泡 | |
②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并置于盛有50℃水的烧杯中 | 大量气泡 | ||
第二组 | ③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 | 大量气泡 | |
④向试管中的液体中加蒸馏水稀释10倍后加0.2gMnO2粉末 | 少量气泡 | ||
第三组 | ⑤向试管中加0.2gMnO2粉末 | 大量气泡 | |
⑥向试管中加5滴FeCl3溶液 | 大量气泡 | ||
第四组 | ⑦向试管中加5滴1mol/L盐酸 | 极少量气泡 | |
⑧向试管中加5滴1mol/LNaOH溶液 | 大量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氢化铵(NH4H)与NH4Cl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NH4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②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③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④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
B.视频《穹顶之下》再次引起公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m的细小颗粒物,这些颗粒扩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C.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75%
D.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热量 |
B |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
C | 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
D |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 高锰酸钾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