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危险品的安全存放事关重大.
(1)电石是一种遇水即产生可燃性气体的物质,主要成分是CaC2,常含有杂质CaS.
①CaC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阴离子电子式为
②写出CaC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Cl═CaCl2+C2H2↑.
(2)Mg2Si遇水会产生自燃性气体,也是一种危险品.64g该自燃性气体在25℃101KPa下充分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固态氧化物时放出akJ热量,写出该自燃性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iH4(g)+2O2(g)═SiO2(s)+2H2O(l)△H=-$\frac{a}{2}$kJ/mol.
(3)LiAlH4遇水立即发生爆炸性的猛烈反应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两种碱,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iAlH4+4H2O=LiOH+Al(OH)3↓+4H2↑.
(4)格式试剂RMgX(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遇水剧烈反应,生成可燃性烃RH和Mg(OH)X.
(5)NaCN是一种剧毒物质,处理该物质常用三种方法.
①CN-与S2O32-反应生成两种离子,一种与Fe2+可生成红色弱电解质,另一种与H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刺激性气体,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CN-+S2O32-=SCN-+SO32-
②用过氧化氢处理NaCN可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氨,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H2O2+CN-+OH-=CO32-+NH4+
③用氯气处理CN是选修一上介绍的一种方法,可谓以毒攻毒,请写出碱性条件下用氯气氧-化CN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一种空气中主要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Cl2+12OH-+2CN-=10Cl-+2CO32-+6H2O+N2↑.

分析 (1)①碳化钙为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中含有钙离子和C22-离子,含有的化学式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22-中每个C原子最外层平均有5个电子,根据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C原子之间应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据此写出其电子式;
②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据此写出总的化学方程式;
(2)Mg2Si遇水会产生自燃性气体,也是一种危险品,该气体只能为SiH4,64g硅烷在25℃101KPa下充分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固态氧化物时放出akJ热量,64g硅烷的物质的量为:$\frac{64g}{32g/mol}$=2mol,1mol硅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硅放出的热量为$\frac{a}{2}$kJ,据此写出硅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LiAlH4遇水立即发生爆炸性的猛烈反应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两种碱,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铝和LiOH,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格式试剂RMgX(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遇水剧烈反应,水分子为H-OH,该反应应该为取代反应,据此判断反应产物;
(5)根据信息判断各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答 解:(1)①碳化钙中含有钙离子和C22-离子,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22-中每个C原子最外层平均有5个电子,根据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C原子之间应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C22-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②碳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乙炔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Cl═CaCl2+C2H2↑,
故答案为:CaC2+2HCl═CaCl2+C2H2↑;
(2)Mg2Si遇水会产生自燃性气体,也是一种危险品,该气体只能为SiH4,64g硅烷在25℃101KPa下充分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固态氧化物时放出akJ热量,64g硅烷的物质的量为:$\frac{64g}{32g/mol}$=2mol,1mol硅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硅放出的热量为$\frac{a}{2}$kJ,则硅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frac{a}{2}$kJ/mol,
故答案为:SiH4(g)+2O2(g)═SiO2(s)+2H2O(l)△H=-$\frac{a}{2}$kJ/mol;
(3)LiAlH4遇水立即发生爆炸性的猛烈反应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两种碱,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铝和LiOH,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AlH4+4H2O=LiOH+Al(OH)3↓+4H2↑,
故答案为:LiAlH4+4H2O=LiOH+Al(OH)3↓+4H2↑;
(4)格式试剂RMgX(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遇水剧烈反应,水分子为H-OH,该反应应该为取代反应,则生成可燃性烃RH和Mg(OH)X,
故答案为:Mg(OH)X;
(5)①CN-与S2O32-反应生成两种离子,一种与Fe3+可生成红色弱电解质,该离子为SCN-;另一种与H+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刺激性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硫,生成的另一种离子为SO32-,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N-+S2O32-=SCN-+SO32-
故答案为:CN-+S2O32-=SCN-+SO32-
②用过氧化氢处理NaCN可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氨,碳酸盐为碳酸钠,CN-只能存在与碱性溶液,则该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CN-+OH-=CO32-+NH4+
故答案为:H2O2+CN-+OH-=CO32-+NH4+
③碱性条件下用氯气氧-化CN-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一种空气中主要气体,气体为氮气,则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Cl2+12OH-+2CN-=10Cl-+2CO32-+6H2O+N2↑,
故答案为:5Cl2+12OH-+2CN-=10Cl-+2CO32-+6H2O+N2↑.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铝、镁混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大于c(Na+),则(  )
A.c(H+)<c(OH-B.c(CH3COO-)=0.1mol/L-1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c(OH-)=0.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Q,10分钟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还乘余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SO3的平均反应速为0.1mol/(L.min);平衡时SO2转化率为20%.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BD(填标号,下同).
A.溶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生成nmolO2
E.相同时间内消耗2nmolSO2的同时消耗nmolO2
(3)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AC.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已知:氦气和SO2、O2、SO3都不发生反应)
(4)t2℃时,若将物质的量之比n(SO2):n(O2)=1:1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20%.SO2的转化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1=-571.6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H2>0
C.该反应的△H2=-571.6 kJ•mol-1
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一含Na+的无色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u2+、Cl-、Mg2+、Ba2+、CO32-、SO42-,为了确定溶液中所含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取三份100mL上述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
操作实验现象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672mL(标准状况)
③第三份先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向产生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经洗涤、干燥后   先产生干燥沉淀6.63g,
之后沉淀变为4.66g
(1)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Mg2+、Ba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Cl-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沉淀减少的原因BaCO3+2H+=Ba2++H2O+CO2↑.
(3)对于存在的且能定量计算出离子浓度,请写出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c(NH4+)=0.3mol•L-1,c(CO32-)=0.1mol•L-1,c(SO42-)=0.2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为CO20.6mol,再通入0.3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0.7molB.0.8molC.0.6molD.0.9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嫦娥一号”探测器所用的镍氢蓄电池,其负极板材料M为能吸收氢原子的合金.充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M+H2O+e-=MH+OH-,Ni(OH)2+OH--e-=NiOOH+H2O.下列有关镍氢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附近的pH减小
B.放电时,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
C.充电时,电极M应与充电电源正极相连
D.充电后,负极板材料M变成了MH,MH中H元素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
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BaCl2[或Ba(NO32]、ABaSO4、BAgCl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NO32〔或BaCl2〕和AgNO3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过量的HNO3(填化学式),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蒸发、过滤(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