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将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同一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锌片是原电池负极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H+在负极得到电子被还原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分析 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做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 解:A.锌比铜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
B.该原电池反应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参加反应,质量不变,故B错误;
C.H+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故C错误;
D.负极锌片失去电子,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电流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取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50g,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的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产生.
(1)写出上述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g,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1.2g.再另取试样27.4g,加入某浓度盐酸100ml,恰好完全反应.(书写计算过程,否则记零分)
(1)求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
(2)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前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W<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R
C.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ⅦA族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B.1:5C.1:4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键Si-OSi-ClH-HH-ClSi-SiSi-C
E(kJ•mol-1460360436431176347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frac{\underline{\;高温\;}}{\;}$Si(s)+4HCl(g),(已知1mol晶体Si中有2molSi-Si键),该反应的产生的热量为(  )
A.吸收412 kJ•mol-1B.放出412 kJ•mol-1
C.吸收236 kJ•mol-1D.放出23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由溴乙烷制取乙烯
D.乙醇在铜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铜片、银片、铁片、铝片分别置于四个小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硝酸,放出NO2气体最多的是(  )
A.铜片B.银片C.铁片D.铝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质量为2.3g含有一种金属杂质的金属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得到氢气0.09g,则所含的金属杂质可能是(  )
A.KB.MgC.Al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