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够满足表中图(该图箭头表示一步能完成的反成)所小转化 关系的是(  )
  X Y Z 
 A Si  SiO2  Na2SiO3
 B HNO3 NO 
NO2
 C Fe FeCl3 
Fe(OH)3
 D Na2O NaOH NaCl
A.AB.BC.CD.D

分析 A.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NaOH反应能一步转化为硅酸钠,但硅酸钠不能转化为硅;
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但氢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铁;
D.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但氯化钠无法一步转化为氧化钠.

解答 解:A.Na2SiO3→Si一步不能转化,故A错误;
B.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B正确;
C.Fe(OH)3→Fe,不能一步转化,故C错误;
D.NaCl→Na2O,不能一步转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转化,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的综合理解与运用的考查,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是解题关键,采用代入法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的
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K1K2浓硫酸NaOH和H2O2混合溶液冷水浴NaOH溶液NaOH溶液NaClO3和Na2SO3固体①②③④⑤
(1)装置①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装置③的作用是防止污染环境;防止倒吸.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浓)═2ClO2↑+2Na2SO4+H2O.装置④中产生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晶体NaClO2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4)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
(5)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frac{9.05cV}{m}$%(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莨菪亭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莨菪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3O4溶于足量稀硝酸:Fe3O4+8H+=Fe2++2Fe3++4H2O
B.4mol/LNaAlO2溶液与7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4AlO2-+7H++H2O=3Al(OH)3↓+A13+
C.K37ClO3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37ClO3-+6Cl-+6H+=37Cl-+3Cl2↑+3H2O
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OH-$\stackrel{水浴加热}{→}$CH3COO-+NH4++NH3↑+Ag+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学习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分类法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混合物
 A H2SO3 纯碱 明矾 盐酸
 B HClO4 熟石灰 石灰石 液氯
 C HI 烧碱 小苏打 氯水
 D NaHSO4 一水合氨 食盐 漂白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常温下水电离的c(H+)为1×10-12mol/L的溶液中:Fe2+、Na+、SO42-、NO3-
B.滴加石蕊后呈蓝色的溶液中:K+、AlO2-、Cl-、HCO3-
C.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Al3+、SO42-、Na+
D.常温下c(OH-)/c(H+)=1014的溶液中:K+、Ba2+、Cl-、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陶瓷和水泥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含有的元素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只做还原剂的是 (  )
A.电解水B.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C.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D.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
2.43.44.86.89.4
(1)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BC.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K=1.6×10-8(mol•L-13
③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熵变△S>0(填>、<或=).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0.05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