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 ②Na2SiO3溶液 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 ⑤澄清的石灰水.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
分析:①化学反应的原则是:酸性强的酸制弱酸弱的酸,一般情况不能由弱酸制强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次氯酸,弱于盐酸;
②硅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碳,生成硅酸和碳酸钠,硅酸是不溶于水的沉淀;
③Ca(ClO)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和次氯酸;
④饱和Na2CO3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沉淀析出;
⑤澄清石灰石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可溶性溶液,不会产生沉淀.
解答:解:①CaCl2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①不会产生沉淀;
②硅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碳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硅酸是一种白色沉淀,故②产生白色沉淀;
③Ca(ClO)2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无沉淀产生,故③不会产生沉淀;
④饱和Na2CO3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由Na2CO3+H2O+CO2=2NaHCO3可知,此反应消耗水,且Na2CO3转化为NaHCO3后溶质质量增加,又因NaHCO3溶解度较小,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故④会产生沉淀,
⑤澄清的石灰水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CO2+Ca(OH)2=Ca(HCO32,不会产生沉淀,故⑤不会产生沉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的氧化物及其对应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性的差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年12月13日,加拿大正式宣布将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使CO2的排放问题再次成为了热点.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I.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其流程如图1所示:

①上述流程中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
吸收或富集二氧化碳
吸收或富集二氧化碳

②在分解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2KHCO3
  △  
.
 
K2CO3+CO2↑+H2O
2KHCO3
  △  
.
 
K2CO3+CO2↑+H2O
(写出化学方程式).
Ⅱ.碳酸钾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医药、轻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医药、玻璃、染料等工业,可用作气体吸附剂,干粉灭火剂,橡胶防老剂等.
已知: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部分性质如下:
CO2(过量)+OH-═HCO3-  HCO3-+OH-═CO32-+H2O
CO32-与H+反应生成CO2分两步:
CO32-+H+═HCO3-;   HCO3-+H+═H2O+CO2
①小王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K2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
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

②现有100ml氢氧化钾溶液,请你设计一方案,使其尽可能完全转化为碳酸钾溶液(只需列出实验步骤)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其充分反应,然后蒸发结晶得到碳酸氢钾,再将所得固体加热分解,将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其充分反应,然后蒸发结晶得到碳酸氢钾,再将所得固体加热分解,将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

③该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配成稀溶液,然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50ml硫酸,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编号 1 2 3
混合物的质量/g 3.76 4.70 8.46
硫酸溶液的体积/mL 50.00 50.00 50.00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mol 0.03 0.0375 0.03
试计算: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
2:1
;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75
0.7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
(NH42CO3(或NH4HCO3
(NH42CO3(或NH4HCO3
;碱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②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O+O2=2NO2
2NO+O2=2NO2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可观察到氨气安静燃烧,此外无其它明显现象.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
先通入O2,后通入NH3
先通入O2,后通入NH3
,其理由是
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
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

②由实验现象可知,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4NH3+3O2
 点燃 
.
 
2N2+6H2O
4NH3+3O2
 点燃 
.
 
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甲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单质,常见化合物乙、丙、丁均含有短周期一种相同元素(除组成甲的元素外).
(1)若丁的稀溶液与铜反应可生成乙,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乙是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写出工业上以乙为原料制取所含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3)若丙是离子化合物,且阴离子含有金属元素M.
①写出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丙溶液制取丁的离子方程式:
 

②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在自然界中也找到了组成为M63Cu24Fe13的天然准晶体.将相同质量的此准品体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A.n(烧碱)<n(稀硝酸)<n(盐酸)    B.n(烧碱)<n(盐酸)<n(稀硝酸)
C.n(稀硝酸)<n(烧碱)<n(盐酸)    D.n(盐酸)<n(稀硝酸)<n(烧碱)
(4)若乙含有第三周期元素A,2乙(g)+甲(g)?2丙(g)是工业生产中重要反应之一.
①写出实现NalO3+NaHAO3→I2+Na2AO4+H2AO4转化的配平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
 

②已知:还原性HAO3->I-,若加入的NaHAO3过量,还可能与上述生成物中的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高一化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鲁教版 题型:021

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