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方案一:(1)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被还原为Mn2+,同时生成水;
(2)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内,硫酸亚铁溶液呈酸性,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内;
(3)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根据c=$\frac{n}{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4)酸化KMnO4溶液的酸本身不能具有还原性,如果有还原要被高锰酸钾氧化,本身也不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能选硫酸;
方案二:由流程图可知,该实验原理为:将药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5)步骤②加入H2O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本身被还原成水,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步骤②加入有强氧化性试剂,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就好;
Fe2+与碱反应后不能保证Fe2+全部转化为Fe3+,加热不能得到纯净的Fe2O3,故无法准确计算Fe的含量;
(6)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是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
(7)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a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据此计算.
解答 解:方案一:(1)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被还原为Mn2+,同时生成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故答案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2)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内,硫酸亚铁溶液呈酸性,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内,故B最合适;
故答案为:B;
(3)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b.容量瓶在使用前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c.转移溶液后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导致溶质部分损耗,溶质是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低;
则偏低的为cd;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玻璃棒;cd;
(4)酸化KMnO4溶液的酸本身不能具有还原性,如果有还原性要被高锰酸钾氧化,本身也不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能选硫酸,故答案为:b;
方案二:
(5)步骤②加入H2O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本身被还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 H+=2Fe3++2 H2O;
步骤②加入有强氧化性试剂,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除用H2O2外还可以使用氯水等;
Fe2+与碱反应后不能保证Fe2+全部转化为Fe3+,加热不能得到纯净的Fe2O3,故无法准确计算Fe的含量,故步骤②不能省略;
故答案为:2Fe2++H2O2+2 H+=2Fe3++2 H2O;氯水;否;Fe2+与碱反应后不能保证Fe2+全部转化为Fe3+,加热不能得到纯净的Fe2O3,故无法准确计算Fe的含量;
(6)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是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
故答案为:灼烧;
(7)a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所以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frac{ag×\frac{112}{160}}{10g}$=0.07ag;
故答案为:0.07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的理解、物质分离提纯、元素化合物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 B. | 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 | ||
C. | 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 | D. | 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阳离子 | K+ Na+ Cu2+Al3+ |
阴离子 | SO42-HCO3-NO3- 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⑤③②⑥ | B. | ④①③⑤②⑥ | C. | ⑤④③①②⑥ | D. | ③④⑤①②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颜色 | 水溶性 | |
对氯甲苯 | 7.5 | 162 | 1.07 | 无色 | 难溶 |
对氯苯甲酸 | 243 | 275 | 1.54 | 白色 | 微溶 |
对氯苯甲酸钾 | 具有盐的通性,属于可溶性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Cl2,CaCO3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 | |
B. | 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 | |
C. | K2SO4、NaOH、CaCO3、BaCl2一定存在,K2SO4可能存在 | |
D. | C为单一溶质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