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C、1.0 L 浓度为18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的铜片加热条件下反应,被还原的H2SO4的分子数为9NA
D、一定条件下,2.3g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
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
C、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所以被还原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9mol;
D、金属钠为1价金属,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反应失去0.1mol电子.
解答: 解:A、不是标准状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1.0 L 浓度为18mol?L-1H2SO4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18mol,18mol硫酸与铜完全反应有9mol被还原,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所以反应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9mol,被还原的H2SO4的分子数小于9NA,故C错误;
D、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钠完全反应失去0.1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及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选项C为易错点,注意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如图装置可用于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B、
如图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C、
如图装置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
D、
如图装置可用于证明Cl2易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 1.0mol/L盐酸跟50mL 1.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
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
125.124.925.031.66.6
225.125.125.131.86.7
325.125.125.131.9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
 
.根据计算结果,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
(5)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6)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SO3)=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SO2)=2v(O2)    d.恒容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
(7)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SO3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尿素在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其合成过程分两步进行:
2NH3(g)+CO2(g)?NH2COONH4(l)△H=-117kJ?mol-1
NH2COONH4(l)?(NH22CO(g)+H2O(g)△H=+15kJ?mol-1
(1)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第一步反应在11.1Mpa、160℃的条件下反应较快,转化率也较高,第二步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较慢,转化率也较低.因此,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主要取决于
 
.(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3)对于第一步反应,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υ(NH3)=2υ(CO2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总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第一步反应生成了1mol氨基甲酸铵,再发生第二步反应时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180℃的条件下,P2
 
P3(填“>”、“<”或“=”,下同);化学平衡常数K1
 
K2
②在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利用图中的数据,求得16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对于0.3mol/L的K2SO4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L溶液中含有0.6NAS
O
2-
4
离子
B、2L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C、1L溶液中含K+离子的质量是23.4g
D、1L溶液中含溶质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9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能实现目的是(  )
A、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
     实验室制氨气
C、
       除去Cl2中的HCl
D、
       排水集气法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l2完全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1.0g C3H8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5NA
C、常温常压下,1L 0.1mol?L-1 NH4NO3溶液中NO3-的数目为0.1NA
D、30g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a 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混合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R2-)+c(OH-)=c(Na+)+c(H+
B、c(R2-)>c(Na+)>c(H+)=c(OH-
C、2c(R2-)+c(HR-)=c(Na+
D、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a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