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2)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3)反应中N、S元素化合价降低,C元素化合价升高,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
解答 解:(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则可用丁达尔效应 鉴别,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2)除去KNO3溶液中的I2杂质,萃取和分液,分液时注意,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答案为:分液;上口;
(3)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KNO3和S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被氧化,则每生成1mol CO2转移4mol电子,数目为4NA,
故答案为:C; KNO3和S; 4N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和性质,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 | |
B. | 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不小心把少量的蒸馏水滴到容量瓶外 | |
C. |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 |
D. |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中铜单质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 |
B. | 该反应中浓硝酸被氧化 | |
C. | 该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 |
D. | 该反应中浓硝酸是氧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改变条件 | 反应速率变化 | ||
增大 | 减小 | 不变 | ||
(1) | 升高温度 | |||
(2) | 充入更多的H2 | |||
(3) | 扩大容器的体积 | |||
(4) | 定容充入氦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 |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 |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 |
② |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 |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可能含铁 (填元素名称,以下同) |
③ |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 | 结合②可知,一定含 |
④ |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 | 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 沉淀产生. | 一定含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