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2)除去KNO3溶液中的I2杂质,主要操作步骤是:加CCl4后,振荡,静置,分液.水溶液最终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分离出来
(3)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剂是KNO3和S,生成1molC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4NA

分析 (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2)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3)反应中N、S元素化合价降低,C元素化合价升高,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

解答 解:(1)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则可用丁达尔效应 鉴别,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2)除去KNO3溶液中的I2杂质,萃取和分液,分液时注意,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答案为:分液;上口;
(3)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KNO3和S为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被氧化,则每生成1mol CO2转移4mol电子,数目为4NA
故答案为:C; KNO3和S; 4NA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和性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以下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①Cu ②NaCl溶液 ③H2SO4  ④SO2⑤蔗糖  ⑥KOH  ⑦Ba(OH)2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填序号)
(1)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⑥⑦(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3)能导电的是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情况中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A.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
B.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不小心把少量的蒸馏水滴到容量瓶外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铜单质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B.该反应中浓硝酸被氧化
C.该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D.该反应中浓硝酸是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Ka(HX)> Ka(CH3COOH)(填>、<或=)
(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9.9×10-7mol•L-1(填精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关注营养平衡,认识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1)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油脂、蛋白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等质量的上述物质中,提供能量最多的是B.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2)碘缺乏会使人智力低下,配制加碘盐时,一般往食盐中加入微量的C.
A.KI          B.I2          C.KIO3
(3)人体牙龈出血、患坏血病;主要是缺乏C.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4)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就会引起某些疾病,例如身材矮小,腰背弯曲可能是由于缺钙,若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人就会患的疾病是缺铁性贫血,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H2(g)+I2(g)?2HI(g)△H<0.若改变下列条件,则其反应速率发生的变化是(在表格的相应空格内填“√”)
序号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变化
增大减小不变
(1)升高温度
(2)充入更多的H2
(3)扩大容器的体积
(4)定容充入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或Cu)元素;
假设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Cu(或Fe)元素;
假设3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的有关问题.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可能含铁        (填元素名称,以下同)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
结合②可知,一定含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
沉淀产生.

一定含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