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甲池若为电解精炼铜的装置,请回答:
(1)A极材料和B极材料分别是d.
a.石墨、精铜    b.石墨、粗铜    c.粗铜、精铜    d.精铜、粗铜
(2)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3)若甲槽阴极增重12.8g,则乙槽阴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4)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mL,求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

分析 图示是两个串联的电解池,依据电源判断A为阴极,B为阳极,Fe为阴极,C为阳极,
(1)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2)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
(3)甲池是精炼铜,增重12.8g是铜的质量,根据电解反应过程中电极上的电子守恒计算;
(4)依据析出铜的物质的量结合电子守恒计算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浓度.

解答 解:(1)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根据图片知,A是阴极,B是阳极,所以A极材料是纯铜,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B是阳极,电极材料是粗铜,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故答案为:d;
(2)电解精炼Cu时,电解质一般用可溶性的硫酸铜溶,故答案为:CuSO4溶液;
(3)串联电路中转移电子相等,若甲槽阴极增重12.8g,由电极方程式Cu2++2e-═Cu可知,阴极上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frac{12.8g}{64g/mol}$,乙槽中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得,则乙槽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frac{0.4mol}{2}$=4.48L,
故答案为:4.48L;
(4)依据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电子转移为0.4mol,电极反应为:2H++2e-=H2↑;减少氢离子物质的量为0.4mol,溶液中增多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4mol,常温下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故答案为:1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阴阳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转移电子相等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常用的融雪剂.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1mol
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H3COOK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 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
C.1 mol CH3COOK含有2 mol氧
D.1 mol CH3COOK含有3×6.02×1023个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②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③盐酸是强酸,H2S是弱酸,故非金属性:Cl>S
④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序数:X>Y
⑤O2和O3属于同素异形体,故它们的性质相同.
A.①④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D.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500mL容量瓶外,还需要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③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D(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④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读数偏大
B.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偏小
C.转移溶液之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入蒸馏水到刻度线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Na2CO3和NaHCO3溶液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B.在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相等的Na2A和NaHA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CO3-)+c(OH-)+2 c(CO32-
D.在Na2CO3溶液中一定有:c(OH-)═c(H+)+c(H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的反应中,起始c(N2)为2mol/L,c(H2)为5mol/L,反应到2分钟时,测得c(NH3)=0.4mol/L,试回答:
(1)分别用N2、H2、NH3表示反应速率:v(N2)=0.1mol/(L.min) v(H2)=0.3mol/(L.min)v(NH3)=0.2mol/(L.min).
(2)反应到2分钟时c(N2)为1.8mol/L,c(H2)为4.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
(1)CO在0-9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4.4×10-3 mol.L-1.min-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反应在第24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为22.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化学平衡常数K=3.4(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将水与燃煤产生的CO2转化成HCOOH和O2,已知常温下0.1mol.L-1的HCOONa溶液pH=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a约为1.0×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 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 283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器.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B(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检漏;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CD(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C.61%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酒精、苯、CCl4都是有机溶剂,苯的密度比水小,有机溶剂之间大多能互溶.
材料二:碘(I2)易溶于有机溶剂.
材料三:溴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橙色.
(1)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苯、四氯化碳,进行分液之后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
(2)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使含溴的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苯;萃取时,上层液体呈现的颜色是橙色.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漏.
(3)CCl4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四氯化碳与酒精互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