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600K时,庚烷发生反应C7H16(g)$\stackrel{△}{→}$CmHn(g)+CpHq(g)+CxHy(g)(已配平),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分别是1.01×105Pa和2.02×105Pa(均在600K测定),则庚烷的分解率为(  )
A.20%B.50%C.66.7%D.80%

分析 假设开始庚烷为1mol,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反应后混合物总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利用差量法计算分解的庚烷,进而计算庚烷的分解率.

解答 解:假设开始庚烷为1mol,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反应后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frac{2.02×1{0}^{5}Pa}{1.01×1{0}^{5}Pa}$=2mol,
设分解的庚烷为xmol,则:
C7H16(g)$\stackrel{△}{→}$CmHn(g)+CpHq(g)+CxHy(g) 物质的量增大
1          1         1        1         3-2=2
x                                       2mol-1mol=1mol
所以x=$\frac{1mol×1}{2}$=0.5mol
故庚烷的分解率为$\frac{0.5mol}{1mol}$×100%=50%,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关键是明确相同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注意运用差量法简化计算,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Ⅰ.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

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4H++2NO3-═Cu2++2NO2↑+2H2O.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除去NO2中混有的水蒸气.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1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O2+2NO2═2NaNO3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ac(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a(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则产物是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现准确称取4.4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燃烧后A管增重8.8g,B管增重3.6g.请回答:
(1)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DCEBA(每种装置只用一次);
(2)C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3)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填选项)B;
A.C装置增加的质量
B.样品的摩尔质量
C.CuO固体减少的质量
(4)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它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两个峰,其强度比为3:1,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3CHO,与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烃的一氯代物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回答下列问题
(1)糖类 油脂 蛋白质是三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化学与材料密切关联,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铜和铁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B.棉纱和蚕丝都属于蛋白质
C.玻璃和光导纤维都是硅酸盐材料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可制成食品保鲜膜
②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存在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DA.不锈钢      B.棉花      C.蚕丝       D.汽车轮胎
③钢铁因锈蚀每年造成大量的损失.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是:2H2O+O2+4e-═4OH-,则其负极的电极反应是Fe-2e-=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向甲烷与丙炔的混合气体中加入一氧化碳气体,不论加入一氧化碳的体积如何改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会改变(同温同压),则甲烷与丙炔的体积比是(  )
A.1:1B.4:3C.3:2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的名称是3,3,5-三甲基-4-乙基庚烷.
(2)某烃与2倍的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按系统命名法,该烃的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炔.
(3)现有A、B、C、D、E五种有机物,它们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

己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烃,E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B的结构简式CH3CH2Br.
(2)写出物质E的结构简式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浓硫酸}^{170℃}$CH2=CH2↑+H2O.
(4)反应①属于消去 反应.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6)反应②属于酯化或取代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于苯乙烯()有下列叙述:
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可溶于水;
④可溶于苯中;
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⑥所有的原子一定共平面.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从左到右依次递减的是(  )
A.碱性:Al(OH)3、Mg(OH)2、NaOHB.酸性:HClO4、H2SO4、H3PO4
C.还原性:HCl、HBr、HID.原子半径:S、N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电子式:
B.质子数35、中子数45的溴原子:${\;}_{35}^{80}$Br
C.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HClO的结构式: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