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②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③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 ⑤石灰石高温煅烧 ⑥灼热的炭与CO2反应⑦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⑦ C.①②⑤⑥⑦ D.④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无论等容或等压时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A.N2(g)+3H2(g)2NH3(g) B.2HI(g)H2(g)+I2(g)

C.PCl5(g)PCl3(g)+Cl2(g) D.2SO2(g)+O2(g)2SO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Ⅰ.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回答下列有关双氧水的问题:

(1)下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2)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 (填代号)。

A.自燃物品 B.氧化剂 C.剧毒品 D.腐蚀品

Ⅱ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已知I2遇淀粉变蓝,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KI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H2SO4,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L 0.5 mol/L的Na2SO3溶液,发生反应如下

SO32-+ I2+H2O→SO42-+I-+H+(未配平),恰好完全反应。

(1)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2)实验②中化学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宁远一中、祁阳一中高二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t1s 内B气体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t1+10)s 时,A的转化率为 ,此时v(A)正 v(B)逆(填“>”、“<”或“=”)。

(4)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t1时刻该反应已停止

b.在t1时刻之前B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t1时刻C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5)容器中(t1+10)s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宁远一中、祁阳一中高二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 -57.4kJ·mol-1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反应2H2(g) + O2(g) = 2H2O(l) △H=-571.6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枣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表示粒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

B.将1mol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A—N(Cl2)]

C.一定条件下,0.1 mol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

D.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A时,阳极质量减少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枣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需用480mL0.5mol/L的NaOH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10.0gNaOH,加入500mL水

B.称取10.0gNaOH,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

C.称取9.6gNaOH,选取480mL容量瓶进行配制

D.称取9.6gNaOH,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烂版液”是制印刷锌板时,用稀硝酸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含有少量的Cl-、Fe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烂版液”制取Zn(NO3)2·6H2O的过程如下:

已知:Zn(NO3)2·6H2O是一种无色晶体,水溶液呈酸性,Zn(NO3)2能与碱反应,得到的产物具有两性。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Fe(OH)3

Zn(OH)2

开始沉淀时

1.5

8.0

完全沉淀时

2.8

11.1

注: 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烂版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Zn(NO3)2,若稀硝酸腐蚀锌板产生的气体为N2O,写出稀硝酸腐蚀锌板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①中保持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中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以反应2Fe3++2I-2Fe2++I2为原理,研究浓度对氧化还原性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如下图: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 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 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

②该实验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