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市地处沿海,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提取食盐和Br2以后的盐卤可以用来制备纯净的MgCl2或MgO.盐卤中含有Mg2+、Cl-,还含有少量Na+、Fe2+、Fe3+、SO42-和CO(NH22等.制备流程如图:
(1)滤渣的成分是Fe(OH)3(写化学式);滤液Ⅱ中所含主要的杂质离子是Na+(写离子符号).
(2)用NaClO除去尿素CO(NH22时,生成物除盐外,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或NaOH+3NaClO+CO(NH22═3NaCl+NaHCO3+N2↑+2H2O;加入NaClO的另一个作用是氧化Fe2+使它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
(3)实际生产中,将MgCl2•6H2O晶体加热到600℃的过程中几乎得不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将MgCl2•6H2O加强热得到MgO,HCl和水蒸气,MgCl2•6H2O$\frac{\underline{\;\;△\;\;}}{\;}$MgO+2HCl↑+5H2O↑;若要得到无水MgCl2需采取的措施是要将MgCl2•6H2O放在氯化氢气体中加热失去结晶水.

分析 向盐卤溶液中加入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向盐卤中加入少量NaOH,NaOH和Fe3+反应生成Fe(OH)3,CO(NH22和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除盐外,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生成物是NaCl、CO2、N2、H2O,过量二氧化碳能和NaOH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将溶液过滤得到的滤渣是Fe(OH)3,滤液I中含有Mg2+、Cl-、Na+,将滤液I蒸发、结晶、过滤得到MgCl2•6H2O,则滤液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Na+,直接将MgCl2•6H2O加强热能得到MgO,发生反应MgCl2•6H2O$\frac{\underline{\;\;△\;\;}}{\;}$MgO+2HCl↑+5H2O↑,氯化镁易水解,所以不能用加热MgCl2•6H2O方法制取氯化镁,要在HCl氛围中制取氯化镁.

解答 解:向盐卤溶液中加入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向盐卤中加入少量NaOH,NaOH和Fe3+反应生成Fe(OH)3,CO(NH22和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除盐外,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生成物是NaCl、CO2、N2、H2O,过量二氧化碳能和NaOH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将溶液过滤得到的滤渣是Fe(OH)3,滤液I中含有Mg2+、Cl-、Na+,将滤液I蒸发、结晶、过滤得到MgCl2•6H2O,则滤液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Na+,直接将MgCl2•6H2O加强热能得到MgO,发生反应MgCl2•6H2O$\frac{\underline{\;\;△\;\;}}{\;}$MgO+2HCl↑+5H2O↑,氯化镁易水解,所以不能用加热MgCl2•6H2O方法制取氯化镁,要在HCl氛围中制取氯化镁.
(1)通过以上分析知,滤渣是Fe(OH)3,滤液II中杂质离子是Na+,故答案为:Fe(OH)3;Na+
(2)通过以上分析知,该反应为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或NaOH+3NaClO+CO(NH22═3NaCl+NaHCO3+N2↑+2H2O,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再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故答案为: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或NaOH+3NaClO+CO(NH22═3NaCl+NaHCO3+N2↑+2H2O;氧化Fe2+使它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
(3)若加热MgCl2•6H2O晶体,P(HCl)g较小,根据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强热分解得到氧化镁,得不到氯化镁;若要得到无水氯化镁,则应通入HCl,而增大P(HCl)g,抑制镁离子的水解,直接将MgCl2•6H2O加强热能得到MgO,同时还生成HCl和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MgCl2•6H2O$\frac{\underline{\;\;△\;\;}}{\;}$MgO+2HCl↑+5H2O↑,氯化镁易水解,为防止氯化镁水解,在制取氯化镁时,要将MgCl2•6H2O放在氯化氢气体中,
故答案为:将MgCl2•6H2O加强热得到MgO,HCl和水蒸气,MgCl2•6H2O$\frac{\underline{\;\;△\;\;}}{\;}$MgO+2HCl↑+5H2O↑;要将MgCl2•6H2O放在氯化氢气体中加热失去结晶水;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整体上把握流程图,知道每一步可能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间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氨水的电离度与醋酸的电离度在同温、同浓度下相等.溶有一定量氨的氯化铵溶液呈碱性.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对此:
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aq)+2OH-(aq)  ①
NH4++H2O?NH3•H2O+H+                 ②
H++OH-═H2O                         ③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Mg2+(aq)+2OH-(aq) ①
NH4++OH-?NH3•H2O              ②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他选用的试剂是B(填编号).
A.NH4NO3         B.CH3COONH4        C.Na2CO3      D.NH3•H2O
(2)请你说明丙同学作出该选择的理由:CH3COONH4溶液呈中性,不存在甲同学认为的条件,从而证明乙是否正确.
(3)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的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乙(填“甲”或“乙”);完成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Mg(OH)2+2NH4+═Mg2++2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肼(N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资料表明,氨和次氯酸钠溶液反应能生成肼.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
性状熔点/℃沸点/℃水溶性
N2H4无色液体1.4113与水混溶
N2H6SO4无色晶体254/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某学生对NH3与NaClO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操作现象
I取10g NaClO固体,加入100mL水固体溶解,溶液呈碱性
I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1)NaClO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O-+H2O?HClO+OH-
(2)肼是一种二元弱碱.
①向肼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变蓝,其原因是(用化学用语表示)N2H4+H2O?N2H5++OH-
②向水中持续通入NH3,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中的白雾由N2H4小液滴形成,进行实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白雾,试纸变蓝.该实验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N2H4,理由是白雾中混有NH3,NH3也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进一步实验确认了A中生成了N2H4.步骤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不参与反应)2NH3+NaClO═N2H4+NaCl+H2O.
(4)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a.向A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沉淀.过滤、洗涤,得到N2H6SO4固体.
b.将N2H6SO4固体溶于KOH溶液,蒸馏,得到高纯度、高浓度的N2H4溶液.
①通过检验Cl-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Cl-操作是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②提纯含有NaCl的N2H6SO4固体的实验方法可以是重结晶.
③实验b中省略的实验操作是蒸馏.
(5)常见无机酸与N2H4反应的能力顺序如下:H3PO4<H2SO4<HClO4.原因是P、S、Cl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最高价含氧酸与N2H4的反应能力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B.用饱和硫酸铵溶液可分离淀粉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
C.用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植物油和裂化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D.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的CCl4含有4NA个Cl原子
B.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0.1NA个S2-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N原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碳酸根离子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氨根离子
D.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应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12、O2、C1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a Na2O2═2Na2FeO4+b X+2Na2SO4+cO2
该反应中物质X应是Na2O,b与c的关系是b=2c+8.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3mo1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15m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有8个能级(能量不同的轨道).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ⅤA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s2O5,砷酸钠的化学式是Na3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