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少量的Fe、Si等)既可制取有机合成催化剂AlBr3又可制取净水剂硫酸铝晶体[A12(SO43•18H2O].
Ⅰ.实验室制取无色的无水AlBr3(熔点:97.5℃,沸点:263.3~265℃)可用如图1所示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l:将铝箔剪碎,用CCl4浸泡片刻,干燥,然后投入到烧瓶6中.
步骤2:从导管口7导入氮气,同时打开导管口l和4放空,一段时间后关闭导管口7和1;导管口4接装有P2O5的干燥管.
步骤3:从滴液漏斗滴入一定量的液溴于烧瓶6中,并保证烧瓶中铝过剩.
步骤4:加热烧瓶6,回流一定时间.
步骤5:将氮气的流动方向改为从导管口4到导管口l.将装有P2O5的干燥管与导管口1连接,将烧瓶6加热至270℃左右,使溴化铝蒸馏进入收集器2.
步骤6:蒸馏完毕时,在继续通入氮气的情况下,将收集器2从3处拆下,并立即封闭3处.
(1)步骤l中,铝箔用CCl4浸泡的目的是除去铝箔表面的油脂等有机物.
(2)步骤2操作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3)步骤3中,该实验要保证烧瓶6中铝箔过剩,其目的是保证溴完全反应,防止溴过量混入溴化铝中.
(4)步骤4依据何种现象判断可以停止回流操作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
(5)步骤5需打开导管口l和4,并从4通入N2的目的是将AlBr3蒸气导入装置2中并冷凝.
Ⅱ.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拟用废铝箔制取硫酸铝晶体,已知铝的物种类别与溶液pH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①处理过的铝箔;②2.0mol•L-1硫酸;③2.0mol•L-1NaOH溶液.
(6)由铝箔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铝箔于烧杯中,分次加入2.0mol•L-1NaOH溶液,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②过滤.    ③滤液用2.0mol/L硫酸在不断搅拌下调到pH4-10左右.
④过滤、洗涤.    ⑤沉淀中不断加入2.0mol/L硫酸,至恰好溶解.
⑥蒸发浓缩. ⑦冷却结晶.  ⑧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 I.(1)铝箔表面会有油污,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有机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
(2)溴化铝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HBr;
(3)如果溴过量,溴易混入溴化铝中;
(4)当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说明可以停止回流;
(5)将溴化铝蒸汽导入装置2中并冷凝得到溴化铝;
II.(6)③根据图片知,pH在4-10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⑥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解答 解:I.(1)铝箔表面易沾有油脂,油脂属于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有机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用四氯化碳除去铝箔表面的油脂,
故答案为:除去铝箔表面的油脂等有机物;
(2)溴化铝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HBr,为防止溴化物在空气中的水蒸气中水解,用氮气将装置中空气(含水蒸气)排出,
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3)如果溴过量,溴易混入溴化铝中,所以为保证液溴完全反应,该实验要保证烧瓶中铝箔过剩,
故答案为:保证溴完全反应,防止溴过量混入溴化铝中;
(4)当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说明溴恰好完全反应,则可以停止回流,
故答案为:5的管中回流液呈无色(或烧瓶6中物质呈无色);
(5)步骤5需打开导管口l和4,利用压强差将溴化铝蒸汽导入装置2并冷凝得到溴化铝,
故答案为:将AlBr3蒸气导入装置2中并冷凝;
II.(6)③根据图片知,pH在4-10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该步骤是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并调节溶液pH为4-10,从而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故答案为:滤液用2.0mol/L硫酸在不断搅拌下调到pH4-10左右;
⑥沉淀中不断加入2.0mol/L硫酸,至恰好溶解,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所以该操作为蒸发浓缩,故答案为:沉淀中不断加入2.0mol/L硫酸,至恰好溶解.

点评 本题考查AlBr3、硫酸铝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学生制备、操作等基本能力,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现有下列物质:①Na2CO3•10H2O晶体;②锌;③HCl;④CO2;⑤NaHSO4固体;⑥Ba(OH)2溶液;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硫酸;⑩熔融NaCl;⑪蔗糖;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编号).
分类标准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 酸 
 属于该类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Fe3O4+2H2↑十4Na↑;”生产金属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

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

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A个电子

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

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N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尿素、羟胺、硝酸、亚硝酸钠均为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1)尿素[CO(NH22]是人类利用无机物合成的第一种有机物.尿素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羟胺(NH2OH)可看做是氨分子内的1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物质,常用作还原剂.
①利用羟胺的还原性,可以除去含Fe2+中的Fe3+,氧化产物是一种性质稳定、无污染的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H2OH+2Fe3+=2Fe2++N2↑+2H2O+2H+
②制备NH2OH•HCl(盐酸羟胺)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ⅰ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SO2=Ca(HSO32
ⅱ步骤中使用的NaNO2外观酷似食盐,误食会中毒.可用电解法将工业废水中少量的NO2ˉ转化为N2以降低其危害.写出NO2ˉ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氮气的电极反应式为2NO2-+8H++6e-=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工业上利用含有一定浓度的I2和CuSO4溶液的工业废水制备饲料添加剂Ca(IO32,其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①Ca(IO32微溶于水,可溶于硝酸; ②Ksp(CuI)=1.1×10-12,Ksp(Cu2S)=2.5×10-48
③氧化性强弱顺序为:HNO3>IO3->H2O2
(1)“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则此反应中每得到1mol的还原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2)在还原过程通常伴随有CuI生成,此时再加入足量的Na2S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I+Na2S=Cu2S+2NaI_;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并将所得滤渣与足量的浓硝酸混合加热,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12H ++10NO3- $\frac{\underline{\;\;△\;\;}}{\;}$2Cu2++SO42-+10NO2↑+6H2O.
(3)在氧化过程中通常应先加入一定量的H2O2再加入少量的浓硝酸,而不直接加入足量的浓硝酸的目的是可以减少生成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
(4)加入的石灰乳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可得到Ca(IO32,此时需要调节溶液pH至中性而不是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在酸性溶液中,Ca(IO32部分溶解在硝酸;在碱性溶液中,可能会混有少量微溶的Ca(OH)2 造成产品不纯.
(5)Ca(IO32也可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取:先充分电解KI溶液,然后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最后过滤得到Ca(IO32.写出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3H2O+I--6e-=IO3-+6H+
用该方法制取Ca(IO32,每1kg碘化钾理论上可生产纯度为88.8%Ca(IO32的质量为1.32 kg(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欲制备FeCl3固体.已知FeCl3固体易吸水潮解.现利用如图装置制取FeCl3固体.

(1)分液漏斗①中放浓盐酸,烧瓶②中放固体二氧化锰,将浓盐酸滴加到烧瓶中共热.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为了获得纯净干燥的氯气,应除杂质和干燥.①在B瓶中装的液体应是饱和食盐水②其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杂质;③在C瓶中装的液体应是浓硫酸 ④其作用是吸水干燥 
(3)D中盛放的固体是铁粉,其D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在D及E装置中观察到现象是产生棕褐色的烟
(4)F中装的是碱石灰(主要成分是CaO与NaOH),F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与D中
(5)把D中反应后的生产物溶于水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成血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对叔丁基苯酚()工业用途广泛,可用于生产油溶性酚醛树脂、稳定剂和香料等.实验室以苯酚、叔丁基氯[(CH33CCl]等为原料制备对叔丁基苯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l:组装仪器,用量筒量取2.2mL叔丁基氯(过量),称取1.6g苯酚,搅拌使苯酚完全溶解,并装入滴液漏斗.
步骤2:向X中加入少量无水AlCl3固体作催化剂,打开滴液漏斗旋塞,迅速有气体放出.
步骤3:反应缓和后,向X中加入8mL水和1mL浓盐酸,即有白色固体析出.
步骤4:抽滤得到白色固体,洗涤,得到粗产物,用石油醚重结晶,得对叔丁基苯酚1.8g.
(1)仪器X的名称为三颈(口)烧瓶.
(2)步骤2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苯酚有腐蚀性,若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
(4)下列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是BCD(填选项字母).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分液漏斗      E.长颈漏斗
(5)本实验中,对叔丁基苯酚的产率为70.5%.(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A>B>C>DB.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为A>B>C>D
C.A与C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C${\;}_{3}^{2-}$D.A、B、C、D的单质常温下均不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