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以碳酸镁(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取硫酸镁晶体,并测定Mg2+含量:
将原料完全溶于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足量的H2O2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静置后过滤,除去滤渣,将滤液晶体得硫酸镁晶体.
(1)30.00mL5.00mol•L-1的稀硫酸至少能溶解原料质量为12.60g
(2)加入H2O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己知:Ksp[Fe(OH)3]=1.0×10-39,Ksp[Mg(OH)]=1.0×10-12
室温下,若溶液中c(Mg2+)=0.01mol.L-1,欲使溶液中的c(Fe3+)≤1×10-6mol.L-1,而调节溶液pH范围为3~9
(4)常采用下列方法测定结晶硫酸镁中Mg2+的含量
己知:
①在pH为9~10时,Mg2+、Zn2+均能与EDTA(H2Y2-)形成配合物
②在pH为5~6时,Zn2+除了与EDTA反应,还能将Mg2+与EDTA形成配合物中的Mg2+“置换”出来:
Zn2++MgH2Y═ZnH2Y+Mg2+
步骤1:准确称取得到的硫酸镁晶体1.50g加入过量的EDTA成lOOmLpH在9~10之间溶液A
步驟2: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1Zn2+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步骤3:准确移取25.00mL溶液A于另一只锥形瓶中,调节pH在5~6用0.10mol•L-1Zn2+标准洛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30.00mL
计算该结晶硫酸镁中Mg2+的质量分数(请给出计算过程)6.4%.

分析 (1)30.00mL 5.00mol•L-1的稀硫酸如果溶解的全部是碳酸镁,则其质量为最少,根据硫酸与碳酸镁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原料的质量;
(2)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调节pH值,将铁元素除去,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3)根据Ksp[Mg(OH)2]可计算出镁离子开始出现沉淀时的pH值,根据Ksp[Fe(OH)3]可计算出铁离子沉淀完全时的pH值,据此判断溶液的pH值范围;
(4)在pH在9~10之间溶液A中,可以通过锌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剩余EDTA的物质的量,调节pH在5~6时,通过锌离子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总EDTA的物质的量,由此可计算出与镁离子反应的EDTA的物质的量,根据$\frac{镁离子的质量}{样品的质量}$×100%计算出Mg2+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30.00mL 5.00mol•L-1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硫酸与碳酸镁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也为0.15mol,所以碳酸镁的质量为0.15mol×84g/mol=12.60g,
故答案为:12.60g;
(2)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调节pH值,将铁元素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根据Ksp[Mg(OH)2]可知镁离子开始出现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sqrt{\frac{1.0×10{\;}^{-12}}{0.01}}$mol•L-1=1×10-5 mol•L-1,此时溶液的pH值为9,根据Ksp[Fe(OH)3]可知铁离子沉淀完全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root{3}{\frac{1.0×10{\;}^{-39}}{1×10{\;}^{-6}}}$mol•L-1=1×10-11mol•L-1,此时溶液的pH值为3,所以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3~9,
故答案为:3~9;
(4)Mg2+、Zn2+与EDTA均按1:1反应,在25mL溶液A中:n(EDTA)=n(Zn2+)=0.10×20.00×10-3=2.00×10-3mol,
则100mL溶液A中剩余EDTA的量:n(EDTA)=2.00×10-3×100/25=8.00×10-3mol
25mL溶液A中EDTA的量:n(EDTA)=n(Zn2+)=0.10×30.00×10-3=3.00×10-3mol
则100mL溶液A中EDTA总量:n(EDTA)=3.00×10-3×4=0.0120mol
所以与1.5g样品中镁离子反应的EDTA的物质的量为0.012mol-8.00×10-3 mol=0.004mol,所以样品中n(Mg2+)=0.004mol,其质量为0.004mol×24g/mol=0.096g,
则该结晶硫酸镁中Mg2+的质量分数为$\frac{0.096g}{1.5g}$×100%=6.4%,
故答案为:6.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注意把握习题中的信息、物质的性质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B.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A、B、C、D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A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
C.最髙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
D.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有机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溴乙烷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制得乙烯
B.一定条件下,所有的醇均能发生脱水反应形式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C.石油的裂化、裂解,煤的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按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3,3-二乙基戊烷;
(2)写出1-丙醇(CH3CH2CH2OH)的键线式
(3)写出甘油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2OH;
(4)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B2H6(g)+3O2(g)=B2O3(s)+3H2O(l)△H=-216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B.化学平衡常数
C.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D.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氨气与硝酸合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
C.金刚石、石墨和富勒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D.硬铝、青铜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一块已知质量为mg的镁铝合金,欲测定其中铝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Ⅰ: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定剩余固体质量m1g
方案Ⅱ: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盐酸}{→}$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L
方案Ⅲ: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盐酸}{→}$溶液$\stackrel{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定沉淀质量m2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方案能测定出铝的质量分数的是A
A.都能                  B.Ⅰ不能,Ⅱ和Ⅲ能
C.Ⅱ不能,Ⅰ和Ⅲ能        D.Ⅰ和Ⅱ不能,Ⅲ能
(2)如果方案Ⅲ过滤得到沉淀没有洗涤、干燥,测得铝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某同学综合上述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步骤,确定合金组成.

①用字母m、n表示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frac{5m-3n}{5m}$.
②若合金中Al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金属总物质的量为6mol,试在图2中作出y随x变化的曲线.当y=7.5mol时,该合金中镁铝的原子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100mL容量瓶.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bde(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振荡、静置,
现象CCl4层呈橙红色,水层呈无色
假设1正确
②向溶液中另入KSCN溶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假设2正确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萃取和分液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