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A.
(2)P点表示的意义是当温度为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且都为20g.
(3)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4)在t1℃时,将15gC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

分析 (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的大小;
(2)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相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4)温度为t1℃时,C的溶解度为2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0g水,据此计算质量分数.

解答 解:(1)依据给出溶解度曲线图可知:随着温度变化,曲线a变化最大,所以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故答案为:A;
(2)依据给出溶解度曲线图可知:P点是t1℃时 BC两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故答案为:当温度为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且都为20g;
(3)由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最小的是C,故答案为:A>B>C;
(4)温度为t1℃时,C的溶解度为2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0g水,其质量分数为$\frac{10}{10+50}$×100%=16.7%,故答案为:16.7%.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图象,明确图象的含义、饱和溶液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14年10月27日报道:德国、加拿大和我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合作成功制得了IrO4+(其结构如图).已知Ir(铱)与Fe同族且基态原子有6个电子层,则下列关于Ir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Ir元素是第六周期第Ⅷ族的金属元素
B.IrO4+中Ir的氧化数(即化合价)为+9价
C.在[Ir(CO)3]3-中存在极性键
D.IrO4失去1个e-生成IrO4+,发生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除去HNO3溶液中的少量H2SO4,可加适量BaCl2溶液
C.利用焰色反应可以将NaCl和KCl两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
D.某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Ⅰ.现有pH=2的醋酸甲,pH=2的盐酸乙和pH=3的醋酸丙:
(1)取10mL的甲溶液,若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溶液中$\frac{c({H}^{+})}{c(C{H}_{3}COOH)}$的值将减少.(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加一定量的水稀释后,其pH仍相同,则加水的体积甲>乙.(填“>”、“<”或“=”)
(3)各取25mL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足量的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V(乙).(填“>”、“<”或“=”)
(4)甲溶液与丙溶液比较,c(甲)>10c(丙) (填“>”、“<”或“=”)
Ⅱ.T℃时,纯水中c(OH-)为10-6mol•L-1,则该温度时
(1)将pH=3的H2SO4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9:2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为9.
(2)若1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0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b=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在利用二氧化碳制取可降解塑料的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有效改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引发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B.许多国家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了深埋或者倾倒入海处理,达到消除“白色污染”的目的
C.山东单县采用以杂草、秸秆等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D.汽油中掺入酒精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B.71g•mol-1C.28.4g•mol-1D.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探究乙炔(H-C≡C-H)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制乙炔及乙炔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CH≡CH+2Br2→CHBr2-CHBr2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AC(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H2S,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r2+H2S═S↓+2HBr,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如图所示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可选用的装置:

所选装置、连接顺序及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研究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是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1)相同体积,pH为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变为5,则m和n的关系是m<n(填“>”、“<”或“=”).
(2)某温度下,pH均为2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和c两点,Kw(a)=Kw(c)(填“>”、“=”或“<”),a、b、c三点的导电能力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a>b>c.
②向pH=2的醋酸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待固体完全溶解后,溶液中$\frac{c({H}^{+})}{c(C{H}_{3}COOH)}$的比值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取pH=2的盐酸和醋酸各20.00mL,用等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7,则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1<V2(填“>”、“=”或“<”).
(4)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化为铜蓝(CuS),PbS或ZnS遇到CuSO4溶液转化CuS的原因是CuS的溶解度小于ZnS或PbS的溶解度
(5)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8,H2CO3的电离常数Ka1=4.2×10-7,Ka2=5.6×10-11.现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H2CO3溶液,酸性较强的是碳酸(填名称)溶液.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仪器自选
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299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 N2和3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一定小于92.0 kJB.一定等于92.0 kJC.一定大于92.0 kJ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