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按要求填空:
(1)0.4mol OH-的质量为6.8g,其中含有2.408×1024个电子.
(2)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02、CO、NO,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0:5:4;同条件下体积比为5:5:4.
(3)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448体积HCI,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1g/mL,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浓度分别是42.2%、12.7mol•L-1.(保留1位小数)

分析 (1)OH-的摩尔质量为17g/mol,根据m=nM计算其质量,OH-含有10个电子,电子物质的量为氢氧根离子的10倍,再根据N=nNA计算电子数目;
(2)根据n=$\frac{m}{M}$计算 SO2、CO、NO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式计算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3)设水的体积为1L,则HCl的体积为448L,根据n=$\frac{V}{{V}_{m}}$计算HCl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HCl质量,溶液质量=水的质量+HCl的质量,质量分数=$\frac{HCl质量}{溶液质量}$×100%,根据V=$\frac{m}{ρ}$计算溶液体积,再根据c=$\frac{n}{V}$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1)OH-的摩尔质量为17g/mol,0.4mol OH-的质量为 0.4mol×17g/mol=6.8g,OH-含有10个电子,则0.4mol OH-含有电子数目为0.4mol×10×6.02×1023mol-1=2.408×1024
故答案为:6.8g; 2.408×1024
(2)质量比为16:7:6的SO2、CO、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16g}{64g/mol}$:$\frac{7g}{28g/mol}$:$\frac{6g}{30g/mol}$=5:5:4,则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5×2:5×1:4×1=10:5:4,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三者体积比为5:5:4,
故答案为:10:5:4;5:5:4;
(3)设水的体积为1L,则HCl的体积为448L,标况下HCl物质的量=$\frac{448L}{22.4L/mol}$=20molHCl质量为20mol×36.5g/mol=730g,溶液质量=1L×1000g/L+730g=1730g,
溶液质量分数=$\frac{730g}{1730g}$×100%=42.2%,
溶液体积=$\frac{1730g}{1100g/L}$=$\frac{173}{110}$L,则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20mol}{\frac{173}{110}L}$=12.7mol•L-1
故答案为:42.2%;12.7mol•L-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熟悉基本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来分析解答,知道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
(2)步骤③的反应为S2O32-+Cr2O72-+H+-→SO42-+Cr3++H2O(未配平),则每消耗0.4mol Cr2O72-转移2.4mol e-
(3)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调节废水pH,使其转化成Cr(OH)3沉淀除去.
(4)在25℃下,将a mol•L-1的Na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a>0.01(填“>”、“<”或“=”);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100a-1)×10-7 mol•L-1
(5)取工业废水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加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是:Cu2++2OH-═Cu(OH)2↓,Cu(OH)2(s)+S2-(aq)═CuS(s)+2OH-(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关糖类物质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不具有还原性
D.糖类是具有Cn(H2O)m通式的物质,糖也称为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请问:甲池是原电池装置,乙池是电解池装置.
(2)在甲池中:通入C2H4的电极名称是负极,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甲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2O2+4KOH=2K2CO3+2H2O.
(3)在乙池中: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阳极,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 $\frac{\underline{\;通电\;}}{\;}$4Ag+O2↑+4HNO3
(5)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280mL(标准状况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向100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象.根据图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B.可以选择红色石蕊作为指示剂
C.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D.pH为7时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用KMnO4氧化一定体积密度为1.19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 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用双线桥法分析该反应(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2)15.8g KMnO4参加反应能消耗多少摩尔HCl?
(3)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出现了难看的黑斑,老师告诉他可以用草酸的稀溶液进行清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H2C2O4+H+→CO2↑+Mn2++ (未配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该反应中有1 mol H2C2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6NA
B.该反应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6
C.该反应右边横线上的产物为OH-
D.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2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已知炽热铁屑与氯化氢生成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A(选填A或C)处酒精灯.
(2)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3)制取的无水氯化铁中混有少量氯化亚铁,其原因是Fe+2HCl=FeCl2+H2(化学方程式表示).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HCl,可以在装置A、B间加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4)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制氯气的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③(填数字代号).
①O2         ②Cl2          ③CO2          ④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苯甲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能与乙醇、乙醚混溶,不溶于水.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其制备原理如表:
已知:
物质颜色状态密度/g/cm3熔点/℃沸点/℃
苯甲酸*白色固体1.2659122249
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1.05-34.6212.6
乙酸无色液体1.049216.6117.9
乙醇无色液体0.789-117.378.5
乙酸乙酯无色液体0.894-0.898-83.677.1
乙醚无色液体0.713-116.334.6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1)如图1为课本上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②实验开始前在饱和碳酸钠加入酚酞,溶液会变红,随着乙酸乙酯的蒸出,红色会变浅,但是无气体产生,请写出发生该变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H3COOH+CO32-=CH3COO-+HCO3-
(2)按照图2所示装置制备苯甲酸乙酯.
①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图2所示连接好仪器,其中分水器的作用是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控制温度加热回流2h.
a.实验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分离反应过程中生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b.从提供的分析实验室制取苯甲酸乙酯为什么不使用制取乙酸乙酯一样的装置?如果使用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会使乙醇大量蒸馏出去,实验效率大大降低
②产品的提纯
将圆底烧瓶中的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瓶中,分批加入Na2CO3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得粗产品.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醚层与粗产品合并;在粗产品加入无水氯化钙后,静置、过滤,过滤液进行蒸馏,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产品经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6mL.
c.在该实验分液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填“上口倒出”可“下口倒出”);
d.该实验中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42%;
e.若加入的Na2CO3溶液不足,在之后的蒸馏时烧瓶内会出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尽的苯甲酸,受热至100℃时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