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
B.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C.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D.与途径II相比,产生等量的胆矾途径I消耗硫酸少,途径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分析 杂铜通过一定方法得到粗CuO,粗CuO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粗铜中的Cu也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将粗铜溶于稀硫酸,加热并通入氧气,CuO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Cu、稀硫酸、氧气也能反应生成硫酸铜,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五水硫酸铜晶体,
A.有机物能燃烧生成气体;
B.灼烧过程中可能部分Cu不能被氧气氧化导致得到的粗铜中含有Cu;
C.从粗铜制取五水硫酸铜,应该向将Cu转化为硫酸铜,然后再从溶液中获取五水硫酸铜晶体;
D.I中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Cu反应生成二氧化硫,II中没有二氧化硫产生.

解答 解:杂铜通过一定方法得到粗CuO,粗CuO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粗铜中的Cu也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将粗铜溶于稀硫酸,加热并通入氧气,CuO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Cu、稀硫酸、氧气也能反应生成硫酸铜,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五水硫酸铜晶体,
A.有机物能燃烧生成气体,所以可以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故A正确;
B.灼烧过程中可能部分Cu不能被氧气氧化导致得到的粗铜中含有Cu,所以得到的粗氧化铜中含有Cu,故B正确;
C.从粗铜制取五水硫酸铜,应该向将Cu转化为硫酸铜,然后再从溶液中获取五水硫酸铜晶体,其操作步骤是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故C正确;
D.I中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Cu反应生成二氧化硫,II中没有二氧化硫产生,所以I产生污染、II不产生污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及物质制备,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操作方法、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稀硫酸和Cu不反应,但在加热、通入氧气条件下,稀硫酸和Cu反应生成硫酸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如表:
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
沸点/℃64.7249199.6
相对分子质量32122136
实验过程及实验装置如图:

(提示:苯甲酸甲酯粗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
(1)简述第一步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是浓硫酸密度较大,且易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甲醇易挥发.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物CH3OH应过量,理由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加甲醇的量,使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
(3)分液时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出来,接受馏分时温度控制在199.6℃左右.
(4)以上流程图中加入Na2CO3的作用是通过反应消耗硫酸、苯甲酸,降低苯甲酸甲酯的溶解度.
(5)通过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中利用含银废料(主要含有AgNO3和AgCl)制取硝酸银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并洗涤干净.
步骤2:将沉淀放入烧杯,并放入铝片,再加入20%的Na2CO3溶液至浸没固体,加热搅拌,至沉淀变为灰白色[含有Ag、Al(OH)3和少量仍未反应的AgCl].取出铝片,过滤并洗涤沉淀.
步骤3:…
(1)步骤1中检验所加NaCl溶液已经足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Cl溶液,若溶液不变浑浊,则NaCl已足量.
(2)步骤2加热时还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AgCl+3CO3 2-+3H2O=2Al(OH)3+6Ag+6Cl-+3CO2↑.
(3)已知AgNO3和Al(NO3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补充完整由步骤2中所得灰白色沉淀制取硝酸银固体的实验方案:向所得灰白色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干燥,得到硝酸银晶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冰水).
(4)已知:Ag++SCN-=AgSCN↓(白色).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硝酸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2.000g制备的硝酸银样品,加水溶解,定容到100mL.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滴入几滴铁铵钒[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mol•L-1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且保持30s不变.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9.00mL.则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98.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与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Na与水反应可能有O2生成
B.探究Na2O2与S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聚酯F是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结构为:

利用乙酰丙酸(CH3COCH2CH2COOH)合成聚酯F的路线如图:

已知:①+SOCl2+SO2+HCl
+R′OH→+HCl(R、R′表示烃基)
(1)乙酰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羰基(填官能团名称).
(2)C的名称为1,3-二甲基苯.
(3)下列关于有机物B的说法正确的是cd(填字母代号).
a.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b.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4)B、E合成聚酯F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D生成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乙酰丙酸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6)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13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含苯环,不含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氮有多种化合价,其常见氧化物有NO、N2O3、NO2、N2O4,其含氧酸有HNO2、HNO3,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NOB.N2O3C.NO2D.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30%H2SO4,下图是处于工作状态的铅蓄电池示意图,若两电极的质量增加且a极增加得更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铅蓄电池正在充电
B.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a为铅蓄电池的正极
D.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B.纤维素、PLA(聚乳酸)、维生素C、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的研制是推广应用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D.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符合”低碳经济“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碳棒:O2+2H2O+4e-═4OH-,据此判断,锌片是(  )
A.正极  被还原B.正极   被氧化C.负极  被还原D.负极   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