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及。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Q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 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 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 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C.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2+ 、Mg2+、Cu2+、NH4+、Al3+。当加入1 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的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
(1)淡黄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理由是 。
(3)请解释为什么在投入8mol淡黄色固体后,产生气体的量在减少 。
(4)写出淡黄色固体加入的量为8mol到10mol之间发生的所有离子方程式 。
(5)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二氧化硅)
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C.工业上Mg可由电解熔融的MgO制取,Na也可由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
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配置1 L0.1 mol/L NaCl 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5.85g NaCl
B.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橙汁pH为3.50
C.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
D. 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1)若在一定温度下,将1.0molNO、0.5molCO充入0.5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达到平衡时NO、CO、CO2、N2物质的量分别为:0.8mol、0.3mol、0.2mol、0.1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3mol,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2)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①2CH3OH(g)+3O2(g)=2CO2(g)+4H2O(l) △H=-1529kJ·mol-1;
②2CO(g)+O2(g)=2CO2(g) △H=-566.0kJ·mol-1;
③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则CO(g)+2H2(g)CH3OH(g) △H=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涉及化学变化
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不相同
C.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D.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