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离子半径:Y>Z>X | |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 |
C. |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
D. | 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分析 由表中化合价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故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故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解答 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核数越多半径越小,氧离子、钠离子和铝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氧离子的半径最大,铝离子的半径最小,则是X>Y>Z,故A错误;
B、已知W为S,R为Cl,所以非金属性Cl>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l>S,故B错误;
C.X为O,W为S,所以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Y为Na,Z为Al,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和Al(OH)3,二者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根据化合价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B. | 苯与溴水混合,反复振荡后溴水层颜色变浅 | |
C. | 油脂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D. |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实验目的 | 温度 | 废水样品 | 2.0mLH2C2O4的浓度 |
① |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 273K | 4.0mL | 0.10mol?L-1 |
② | 298K | 4.0mL | 0.10mol?L-1 | |
③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73K | 0.20mol?L-1 |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取等量的废水样品于两支试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 | 反应快慢:Mg>Al>Fe |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 |
B. |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
C. | Y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 |
D. | Z单质可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 |
B. | 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
C. | 在含1mol氢氧化铁的胶体中,胶粒数目为NA | |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