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frac{3}{2}$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表(反应时间3h):
T/℃304050
生成NH3量/(10-6 mol)4.85.9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5×10-6 mol•h-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O(l)=2NH3(g)+$\frac{3}{2}$O2(g)△H=+765.2kJ•mol-1

分析 (1)从开始到3h内生成氨气为6×10-6mol,根据方程式计算O2物质的量变化,结合v=$\frac{△c}{△t}$计算;
(2)由图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热△H=+765.2kJ•mol-1

解答 解:(1)50℃时从开始到3h内生成氨气为6×10-6mol,则生成氧气为4.5×10-6mol,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4.5×1{0}^{-6}}{3}$mol•h-1=1.5×10-6mol•h-1
故答案为:1.5×10-6
(2)由图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及能量变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O(l)=2NH3(g)+$\frac{3}{2}$O2(g)△H=+765.2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O(l)=2NH3(g)+$\frac{3}{2}$O2(g)△H=+765.2kJ•mol-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中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工业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成SO3:2SO2(g)+O2(g)$?_{加热}^{催化剂}$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800.
②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NA(或1.6NA)(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器容积的$\frac{1}{4}$)和H2、O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
A.2:7或5:4B.2:1或5:4C.4:5或7:2D.2:1或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最简式相同,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1-丁烯B.苯和乙炔
C.正丁烷和2-甲基丙烷D.甲苯和乙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2009年10月1日,新的饮用矿泉水强制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正式实施,其中“溴酸盐( BrO3-)”这一潜在致癌物质被做了严格限制.有关专家解释,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1 molBr-完全转化为BrO3-,得到6 mol电子
B.该过程中溴化物发生氧化反应,臭氧发生还原反应
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
D.该过程中臭氧(O3)是氧化剂,溴酸盐(BrO3-)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HCl、H2S、NH3都是电解质
C.强酸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
D.FeBr3、FeCl2、CuS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合理利用某些盐能水解的性质,能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有关对盐水解性质的利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B.无法利用Na2S溶液和AlCl3溶液制备Al2S3
C.金属焊接中,可用NH4Cl溶液作除锈剂
D.工业上用FeCl3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
A.C2H2B.C3H4C.C3H8D.C4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用O2将HC1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s)△H1,反应②生成1mol Cl2 (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Cl(g)+$\frac{1}{2}$O2(g)$\frac{\underline{\;\;△\;\;}}{\;}$H2O(g)+Cl2(g)△H=△H1+△H2.(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一定条件下测得上述反应过程中c(Cl2)的数据如下:
t(min)02.04.06.08.0
N(Cl2)/10-3(mol/L)01.83.75.47.2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1.8×10-3mol/(L•min).
(3)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l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NO3-+e-=NO2↑+H2O,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tl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铝钝化后,铜成为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