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不正确的是(  )
XYZ
ACuSO4•5H2O纯净物
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C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
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A.AB.BC.CD.D

分析 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A.硫酸铜属于盐,盐属于纯净物;
B.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C.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属于离子反应.

解答 解: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A.硫酸铜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符合包含关系,故B错误;
C.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属于离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他们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一)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乙(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能防止倒吸.
(二)【实验步骤】
(1)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步骤(1)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CH3COOH+C2H5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析出;不能(填“能”或“不能”)换成NaOH溶液,原因为若用NaOH溶液,则NaOH会中和CH3COOH而使生成的乙酸乙酯又彻底水解,导致实验失败;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e.若60 g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反应能生成53 g乙酸乙酯,计算该反应中乙酸的转化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D.氯水中加入红色鲜花,红花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及其它食品的防腐剂,也可用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制备原理如图1和实验主要装置如图2:

已知:①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沸点110.6℃.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③苯甲酸在25℃和95℃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和6.8g.
实验流程:
(Ⅰ)往三颈烧瓶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回流反应4小时.
(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经操作B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g白色样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24.0024.1022.40 23.90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
(2)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3)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B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物
(4)根据实验流程(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操作B的名称过滤;
②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将过量的KMnO4反应掉,防止其与浓盐酸反应;
(5)实验所得的苯甲酸在结晶过程中常裹携KCl析出,除去产品中KCl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重结晶;(已知K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
(6)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Ⅳ不可能合成得到B.Ⅱ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Ⅲ(立方烷)的六氯代物共有3种D.Ⅰ、Ⅱ、Ⅲ的实验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frac{22.4m}{M}$L;
(2)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100m}{1000+m}$%;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frac{M}{22.4}$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磷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在18g18O2中含有NA18O原子
C.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0 NA
D.将0.1mol硅酸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有0.2NA个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l3与H2在1357 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l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 g•mL-1;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装置C中的烧瓶用水浴加热的优点为受热均匀,得到平稳的SiHCl3气流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3)装置E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防止倒吸.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②⑤①④③(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 mL SiHCl3
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
③关闭K1
④关闭K2
⑤加热装置D至1357K.
(5)计算SiHCl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取上层液体20.00 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 mol•L-1盐 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20.00 mL.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SiHCl3的利用率为93.34%(保留两位小数). 
(6)设计实验,检验SiHCl3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盐酸取两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试液,变红,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存在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1 mol NaCl 分子
B.质子数为 35、中子数为 45 的溴原子:${\;}_{35}^{45}$ 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NH4+ 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