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判断: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步骤;
②锌粉能与Fe3+反应,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Fe3+恰好还原成Fe2+;
③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④根据离子方程式计算,n(Fe)=5n(MnO4-)=5×$\frac{20.02ml+19.98ml}{2}$×0.01 mol•L-1×10-3×10=1.0×10-2mol,m(Fe)=56 g•mol-1×1.0×10-2mol=0.56g.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frac{0.56g}{5g}$×100%=11.2%,若在步骤二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足,则会有部分草酸根离子未被氧化,在步骤三中则会造成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量偏大,从而计算出的铁的量增多,含量偏高.
(2)加热后的晶体要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重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外在加热时至少要称量两次质量差,到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
解答 解:(1)①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步骤,
故答案为:溶解;定容;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Fe3+恰好还原成Fe2+,
故答案为:将Fe3+恰好还原成Fe2+,使Fe2+在步骤三中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在步骤三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故答案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④根据步骤三中的离子反应可知:n(Fe)=5n(MnO4-)=5×$\frac{20.02ml+19.98ml}{2}$×0.01 mol•L-1×10-3×10=1.0×10-2mol,m(Fe)=56 g•mol-1×1.0×10-2mol=0.56g.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frac{0.56g}{5g}$×100%=11.2%,
故答案为:11.2%;
(2)加热后的晶体要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重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外在加热时至少要称量两次质量差,到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
故答案为:将固体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应将两次加热后固体质量的称量结果不超过0.1 g后,再计算结晶水含量.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中和滴定、误差分析、实验操作及有关计算,涉及到溶液的配制、滴定和结晶等操作,注意基础实验知识的积累,把握实验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温度范围/℃ | 120-220 | 300-350 | 450-500 | 高于600 |
固体/g | 22.05 | 11.25 | 11.85 | 13.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 | |
B. | 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 | |
C. | 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 | |
D. | 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 |
B. | 反应产物的总焓小于反应物的总焓,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C. | 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其焓变是相同的 | |
D. | 已知2NO2(g)═N2O4(g)△H1,N2O4(g)═2NO2(g)△H2,则△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 |
B. | 在化合物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 |
C. | 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 |
D. |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①的提纯只有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两种单质 | |
B. | 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真接灼烧即可制得纯净无水MgCl2 | |
C. | 过程⑥所得的高浓度溴水只需分液即可获得液溴 | |
D. | 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间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