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中,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A、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A、B、C分别与D形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E的原子结构中从内到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分别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B、D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B2D4只含有极性共价单键
C.B、C、D三种元素可以形成酸、碱或者盐三种物质
D.C的离子半径小于E的离子半径

分析 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A、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如A的原子序数为x,则C的原子序数无x+2,则有x:(x+2)=3:4,x=6,则A为C元素,C为O元素,B应为N元素,A、B、C分别与D形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D应为H元素,E的原子结构中从内到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原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8、2,应为Mg元素,结合对应物质的结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解:A、B、C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位置,A、C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如A的原子序数为x,则C的原子序数无x+2,则有x:(x+2)=3:4,x=6,则A为C元素,C为O元素,B应为N元素,A、B、C分别与D形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D应为H元素,E的原子结构中从内到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1:4:1,原子核外各层电子分别为2、8、2,应为Mg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C<N<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故A错误;
B.B、D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N2H4中N-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N-N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故B错误;
C.N、O、H可形成HNO3、NH3•H2O、NH4NO3等物质,分别属于酸、碱、盐,故C正确;
D.C是O、E是Mg元素,二者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C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与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物质结构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化学键的分类以及可能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乙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乙酸都采用甲醇与CO 反应来制备.某实验小组在一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 0.20mol CH3OH 和 0.22mol CO 气体,发生反应 CH3OH(g)+CO(g)?CH3COOH(l),测得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Ⅰ表示在 5 个不同温度下,均经过 5min 时测得的甲醇的转化率变化曲线,曲线Ⅱ表示不同温度下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变化曲线,已知在 T2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刚好为 2L.

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2CH3OH(g)+3O2(g)=2CO2(g)+4H2O(l)△H=-1529kJ•mol-1
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4kJ•mol-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CH3OH(g)+CO(g)?CH3COOH(l)△H=-175kJ•mol-1
(2)在温度为 T2时,从反应开始至 5min 时,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乙酸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4mol•min-1
(3)在温度为 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500;在 T3温度下,C 点时,ν(正)=ν(逆) (填“>”、“<”或“=”).
(4)曲线Ⅰ在 T1~T2阶段,甲醇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升高的原因是反应未达平衡状态,故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甲醇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在温度为 T2时,往上述已达到平衡的恒压容器中,再在瞬间通入 0.12mol CH3OH和0.06molCO 混合气体,平衡的移动方向为不移动(填“向左”或“向右”或“不移动”),理由是加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原平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相等,体积变为4L,Qc=$\frac{1}{\frac{0.2×0.16}{4}}$=500=K
(6)在温度为 T1时,乙酸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在 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到 T3,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中画出 t1时刻后乙酸物质的量变化总趋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现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蔗糖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炭
C.实验中有大量气体产生体现了浓硫酸的强酸性
D.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会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B.一定有氧元素参与反应
C.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降D.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危化品特大爆炸事故,爆炸仓库存有大量氰化钠(NaCN)、硝酸铵、四氯化钛等物品.
(1)NaCN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N-)>c(OH-)>c(H+).
已知NaCN遇酸能产生HCN;25℃时,HCN的电离常数Ka=6.2×10-10 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 mol•L-1.体积均为100mL、pH=2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表示CH3COOH溶的pH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选填“A”或“B”);相同条件下,NaCN溶液的pH>(选填“>”、“=”或“<”)CH3COONa溶液的pH.
(2)200℃固体硝酸铵可以分解为N2O和H2O,此过程中每转移电子8mol放出热量84.8kJ,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H4NO3(s)=N2O(g)+2H2O(g)△H=-42.4 kJ•mol-1
(3)工业上用氯气和二氧化钛制备TiCl4,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TiO2(s)+2Cl2(g)═TiCl4(g)+O2(g);△H>0.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TiO2(s)和Cl2(g),反应到t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所示:
物质Cl2TiCl4O2
浓度/(mol•L-10.440.60.6
①根据表中数据判断t时刻此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选填“正”或“逆”).
②若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l2)=0.16mol•L-1•min-1;下列措施中,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d(选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b.增大压强c.减小压强d.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cd.(填字母)
a.S02和S03浓度相等        b.S0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02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be.(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0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e.降温
(3)已知A(g)+B(g)?C(g)+D(g),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的化合价为(  )
A.-(12-3n)B.-(12-5n)C.-(6-3n)D.-(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②淀粉遇到碘化钾溶液--蓝色
③向溴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白色浑浊
④适量的氯气通入KBr溶液--橙黄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
⑥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烟--棕黄色.
A.①②③⑤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M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在合成工业用途广泛,在实验室我们也经常发现它的身影.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时用到了MnO2,其作用为:催化剂,实验后剩余的MnO2要回收利用,回收时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的方法为:过滤(或蒸发).
(2)实验室制备Cl2的反应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其中MnO2的作用为:氧化剂(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反应体积了HCl的酸性、还原性性,当转移1mol电子时,被氧化的HCl为1mol.
(3)1892年德贝莱钠首次提出用MnO2催化KClO3热分解的反应制备O2,当时发现气态产物有异常的气体,后来证明其中含有少量Cl2.甲、乙两名同学对产生Cl2的原因分别提出假设:
①甲同学认为是残余的KClO3氧化了生成的KCl;
②乙同学认为是MnO2氧化了生成的KCl.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帮助甲、乙同学证明哪种假设是正确的:可以定量检测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是否变化或加水溶解后测定溶液中是否含有M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