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I、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O}_{2})}{{c}^{2}(NO)×c({O}_{2})}$.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如图1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1.5×10-3mol•L-1•s-1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E.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NO、O2、NO2的浓度之比为2:1: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4)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K值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II、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H>0,起始时,c(A)=0.2mol/L,c(B)=0.6mol/L,c(C)=0.4mol/L.当平衡时,下列数据可能存在的是bc.
a.c(A)=0.4mol/L                         b.c(B)=1.0mol/L
c.c(A)=0.3mol/L且c(C)=0.2mol/L     d.c(C)=1.0mol/L
III、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b(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m2(选填“<”、“=”、“>”).

分析 I.(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平衡常数K300℃>K350℃,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NO2)=△c(NO)=$\frac{(0.02-0.007)mol}{2L}$=0.0065mol/L;
根据v=$\frac{△c}{△t}$计算v(NO),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O2);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4)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Ⅱ.由正反应开始建立平衡,A、B的平衡浓度最小,C的平衡浓度最大,由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A、B的平衡浓度最大,C的平衡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计算各物质浓度范围;
c选项中C的浓度减小,反应逆向进行建立平衡,根据方程式计算A的浓度变化量,进而计算A的浓度;
Ⅲ.醋酸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随反应进行醋酸会继续电离产生氢离子,故相同时间内与Zn反应,醋酸pH变化缓慢;pH值变化相同,醋酸参加反应的氢离子比盐酸多.

解答 解:I.(1)反应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O}_{2})}{{c}^{2}(NO)×c({O}_{2})}$;
平衡常数K300℃>K350℃,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frac{{c}^{2}(N{O}_{2})}{{c}^{2}(NO)×c({O}_{2})}$;放;
(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c(NO2)=△c(NO)=$\frac{0.03mol-0.07mol}{2L}$=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
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frac{\frac{0.02mol-0.008mol}{2L}}{2s}$=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frac{1}{2}$v(NO)=1.5×10-3mol•L-1•s-1
故答案为:b;1.5×10-3mol•L-1•s-1
(3)A.若分别为正逆速率,处于平衡状态,未指明正逆速率,不能确定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容器内压强变化,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关系与起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错误;
D.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E.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变,反应到达平衡,故E正确,
故选:BE;
(4)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平衡常数K值不变,
故答案为:正;不变;
Ⅱ.由正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假设反应物可以完全转化,则:
                A(g)+3B(g)?2C(g)
起始浓度(mol/L):0.2    0.6     0.4
变化浓度(mol/L):0.2   0.6      0.4
平衡浓度(mol/L):0     0        0.8
由逆反应开始建立平衡,假设反应物可以完全转化,则:
               A(g)+3B(g)?2C(g)
起始浓度(mol/L):0.2   0.6     0.4
变化浓度(mol/L):0.2   0.6     0.4
平衡浓度(mol/L):0.4   1.2     0
故0<c(A)<0.4mol/L,0<c(B)<1.2mol/L,0<c(C)<0.8mol/L,故a、d不可能,b可能;
c选项中C的浓度减小,反应逆向进行建立平衡,消耗C的浓度0.2mol/L,A的浓度增大量为0.1mol/L,A的浓度为0.3mol/L,故c可能,
故选:bc;
Ⅲ.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与Zn反应同时,醋酸会继续电离出H+,所以pH变化较缓慢,所以b曲线是醋酸溶液的pH变化曲线;
由图知盐酸和醋酸的pH变化都是由2到4,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但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氢离子和锌反应时促进醋酸电离,补充反应的氢离子,所以醋酸是边反应边电离H+,故消耗的Zn多,所以m1<m2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平衡建立、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电离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同学购买了一瓶××牌“84消毒液”,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 1000mL、密度1.19g•cm-3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实验需用480mL含25%NaClO的消毒液.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该消毒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久置的NaClO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g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B.
A.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未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焦亚硫酸钠(Na2S2O5)常用作食品漂白剂.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Ⅱ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应.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2)硫磺燃烧前先加热成液态并通过喷嘴喷入焚硫炉中,目的是增大硫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硫磺充分燃烧,加快反应速率.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H2O.
(3)反应Ⅱ中需控制参加反应的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2:1,若气体量不足,则会导致Na2S2O5产品中Na2SO3、Na2CO3等杂质含量增加,Na2S2O5产率降低.
(4)Na2S2O5与稀硫酸反应放出SO2,其离子方程式为S2O52-+2H+=2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X/molY/molZ/mol
01.001.000.00
l0.900.800.20
30.750.500.50
50.650.300.70
90.550.100.90
100.550.100.90
140.550.100.90
(1)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2Y?2Z;
(2)该反应在O-5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0.07mol/(L•min);
(3)该反应在第9分钟(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③: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80.0070.0070.007
(1)判断该反应是(是或不是)可逆反应,800℃,反应达到平衡时,v(NO)化学反应速率是0.0022mol/(L•s);v(O2)化学反应速率0.0011mol/(L•s).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d.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和铜制备甲醛.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如表:
沸点/℃水溶性
甲醇65混溶
甲醛-21混溶

如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
(1)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H+CuO$\stackrel{△}{→}$HCHO+H2O+Cu.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管的X是空气(或氧气),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O2$→_{△}^{Cu}$2HCHO+2H2O.
(3)C中应装的试剂是H2O.
(4)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试剂前都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添加药品后,如何检验(乙)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口伸入水中,手握试管A,试管C水中有气泡生成,松手后,导气管口内形成液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两种装置中都需加热的仪器是A、B(填“A”,“B”或“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A水浴加热,B酒精灯加热.实验完成时,都应先停止对B(填“A”,“B”或“C”)的加热,再撤出C中导管.实验完成时,先打开D处气球的铁夹,再撤去酒精灯,打开铁夹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其工作原理为:气球内空气进入反应装置,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
(6)你认为哪套装置好?并请说明理由甲,制得的甲醛溶液浓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分液,操作Ⅱ为蒸馏.
(2)无色液体A是甲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熔化,测其熔点熔点为122.4℃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frac{2.4×10{\;}^{-3}mol×4×122g/mol}{1.22g}$×100%,计算结果为96%(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剂的是(  )
A.KMnO4B.H2O2C.KClO3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透明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C.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外观澄清、不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