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过程中不小心将液体从锥形瓶溅出

分析 根据c(酸)=$\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若标准液浓度被或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滴定结果偏低,否则偏高,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以酚酞为指示剂时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Na2CO3消耗的酸前者大,所以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时造成V(碱)偏大,根据c(酸)=$\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酸)偏高,故A正确;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导致标准液的体积读数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故B错误;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操作正确,不会影响测定结果,故C错误;
D.滴定过程中不小心将液体从锥形瓶溅出,导致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小;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Q、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在短周期的所有元素中Q的原子半径与Z的原子半径之比最小(不包括稀有气体),R、X、Y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中R的一种单质的熔点最高,Y与Q、R、X、Z均能形成多种常见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X>Y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IA族
C.Q与R两元素组成的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型
D.X、Y最多可以形成5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不能使热的CuO表面变红的是(  )
A.CH3CH(OH)CH3B.(CH33COHC.CH3CH(OH)CH2CH3D.(CH33C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工业上Na2FeO4制备方法是以纯铁棒与石墨电极为工作电极,用有隔膜的电解槽(如图所示),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Fe+2NaOH+2H2O═Na2FeO4+2H2
(1)A为电源正极(填“正”或“负”),铁电极不能(填“能”或“不能”)也换成石墨电极.
(2)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3)电解过程中可能存在副产物,左池有时会生成红褐色沉淀,此时只要加大电流强度,就可以使红褐色沉淀继续电解,转化为FeO42-,该过程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3-3e-+5OH-═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正极定向移动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一定温度下,有两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I和Ⅱ,向I中加入1 mol CO和2 mol H2,向Ⅱ中加入2 mol CO和4 mol H2,均发生下列反应并建立平衡:CO(g)+2H2(g)?CH3OH(g).测得不同温度下CO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
B.N点化学平衡常数K=0.59
C.L、M两点容器内压强:P(M)>2P(L)
D.向N点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 CH3OH,建立新平衡时被分解的CH3OH物质的量小于0.4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向amol/L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b mol•L-1的盐酸,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当a=b时,c(H+)=c(OH-)+c(NH3•H2O)
B.当a>b时,c(NH4+)+c(NH3•H2O)>c(Cl-
C.当a<b时,c(NH4+)>c(Cl-)>c(OH-)>c(H+
D.当a与b为任意比时,c(NH4+)+c(H+)=c(Cl-)+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常温下向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的HN3(叠氮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叠氮酸的Ka=10-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离出的c(H+):A点小于B点
B.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c(H+)>c(Na+)>c(N3-
C.在C点,滴加的V(HN3)=12.5 mL
D.在D点,c(Na+)=2c(HN3)+2 c(N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c(OH-)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C.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D.Kw只适用于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