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I)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g)?2Z(g),已知将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pmol.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2molX和1molY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I,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II(如图1),则该反应的△H< 0; 熵变△S<0  ( 填:“<,>,=”).该反应在低温(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该反应的v-t图象如图2中甲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2中乙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②③⑤
①a1>a2  ②b1<b2  ③t1>t2  ④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⑤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3)若该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的气体密度: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压强p/Pa2×1055×1051×106
c(A)/mol•L-10.080.200.44
(1)当压强从2×105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不移动(填:向左,向右,不)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a+bmol.
(2)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请在图4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4上画出曲线并标出相应压强).

分析 (Ⅰ)(1)由图可知状态Ⅱ的压强大于状态Ⅰ压强的2倍,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变化判断;△H-T△S<0反应自发进行;
(2)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所以平衡不移动;
(3)A. 根据压强判断A、C两点的反应速率;
B. 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 B、C两点的X的体积分数相同,则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 由状态B到状态A,压强相同,温度不同;
(Ⅱ)(1)根据压强变化与浓度变化关系分析;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2)2×105与5×105 Pa时A的转化率不变,反应时间缩短,1×106 Pa时,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速率增大时间缩短.

解答 解:(Ⅰ)(1)由图可知状态Ⅱ的压强大于状态Ⅰ压强的2倍,所以平衡逆向移动,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逆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已知2X(g)+Y(g)?2Z(g),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混乱度减小,△S<0,△H-T△S<0反应自发进行,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低温;
(2)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所以b1<b2,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所以t1>t2,平衡不移动,则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②③⑤;
(3)A. 已知压强A点小于C点,压强越大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A<C,故A错误;
B. 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所以气体密度:A<C,故B正确;
C. B、C两点的X的体积分数相同,则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C错误;
D. 由状态B到状态A,压强相同,温度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升温使状态B到状态A,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Ⅱ)(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压强从2×105Pa增大为5×105Pa时,压强增大2.5倍,体积变为$\frac{1}{2.5}$倍,浓度由0.08增大为0.20mol•L-1,也增大2.5倍,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由(1)可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a+b,故答案为:不;a+b;
(2)2×105与5×105 Pa时A的转化率不变,反应时间缩短,1×106 Pa时,平衡逆移,A的转化率减小,反应速率增大,时间缩短,依此作图为:,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平衡图象等,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注意对图象和表格数据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提取图象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CuSO4溶液B.Na2CO3溶液C.Fe(OH)3胶体D.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2HCO3-+H2SiO3
B.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由中国科研人员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金丝桃素对感染H7N9禽流感的家禽活体具有一定的治愈率.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丝桃素能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得A和B,已知B为芳香族化合物,则A的分子式是C8H15NO;
(2)室温下,B 用稀盐酸酸化得C,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羧基;
(3)两分子C与浓H2SO4共热,可生成含有八元环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②含有醛基    ③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据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2H2O$\frac{\underline{\;TiO_{2}\;}}{激光}$2H2↑+O2↑.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氢气是一级能源;
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④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铁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仍有广泛的应用.
I.氧化物-Fe2O3:用工业FeCl3粗品(含Ca、Mn、Cu等杂质离子)制取高纯铁红,实验室常用萃取剂X(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法制取高纯铁红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已知:HCl(浓)+FeCl3?HFeCl4.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萃取剂X萃取,该步骤中:
①Ca2+、Mn2+、Cu2+等杂质离子主要在水(填“水”或“有机”)相.
②若实验时共用萃取剂X 150mL,萃取率最高的方法是c(填字母).
a.一次性萃取,150mL     b.分2次萃取,每次75mL     c.分3次萃取,每次50mL
(2)用高纯水反萃取,萃取后水相中铁的存在形式是FeCl3(写化学式);反萃取能发生的原因是加高纯水时,酸度[或c(H+)]降低,HCl(浓)+FeCl3?HFeCl4平衡向转化为FeCl3的方向移动.
(3)所得草酸铁沉淀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一是洗去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二是减少草酸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4)测定产品中铁的含量需经酸溶、还原为Fe2+,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标准K2Cr2O7溶液滴定,已知铬的还原产物为Cr3+,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II.含氧酸盐-铁酸铜(CuFe2O4)是很有前景的热化学分解水制氢的材料,CuFe2O4在制氢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在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的过程中,铁酸铜(CuFe2O4)先要煅烧成氧缺位体(CuFe2O4-a),氧缺位值(a)越大,活性越高,制氢越容易.
(5)根据以上提示,写出氧缺位体与水常温下反应制氢的化学方程式CuFe2O4-a+aH2O=CuFe2O4+aH2↑.
(6)课外小组将铁酸铜样品在N2的气氛中充分煅烧,得氧缺位体的质量为原质量的96.6%,则氧缺位值(a)=0.51.(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某化学小组用水杨酸()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合成水杨酸甲酯并计算其产率.
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8g (0.1mol)水杨酸和24g(30mL,0.75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为85℃,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再小心地加入5mL浓硫酸,摇动混匀,加入1~2粒沸石,组装好实验装置,在85~95℃下恒温加热反应1.5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依次用少量水、5%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过滤得到粗酯;
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得水杨酸甲酯9.12g.
常用物理常数:
名称分子量颜色状态相对密度熔点(℃)沸点(℃)
水杨酸甲酯152无色液体1.18-8.6224
水杨酸138白色晶体1.44158210
甲醇32无色液体0.792-9764.7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2)制备水杨酸甲酯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
(3)实验中加入甲苯对合成水杨酸甲酯的作用是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4)反应结束后,分离出甲醇采用的方法是蒸馏(或水洗分液).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除水或干燥.本实验的产率为6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0.100 0 mol/L 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待测液: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烧碱样品2.500 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500 mL溶液.配制溶液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量筒.
(2)滴定:
①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所配溶液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滴定管在装入反应液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有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洗净并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②用浓度为0.100 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滴定前的一步操作是调节液面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
③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临近滴定终点时每滴一滴测一次pH.滴定过程中,测得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表:
V(HCl)/mL0.0012.0018.0022.0023.0023.96
pH13.112.612.211.711.49.9
V(HCl)/mL24.0024.0425.0026.0030.00
pH7.04.02.72.41.9
(3)数据处理:
①在坐标图中绘出上述中和滴定曲线.
②所测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不会引起离子浓度减少的是(  )
①Fe3+②Fe2+   ③I-    ④SO32-⑤CO32-⑥Ba2+⑦OH-⑧Ag+
A.①⑥B.①④⑥C.①⑤D.①⑤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