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实验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步骤有五步:①过滤;②第二次过滤;③降温使晶体析出;④加热蒸发溶剂至有部分晶体析出;⑤加热溶解.请按正确顺序排列:⑤②①④②.

分析 运用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低温度就可大量的结晶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降低温度不会结晶析出采用蒸发的方法是氯化钠结晶析出,所以先得到高温下的二者的混合溶液降温硝酸钾大量结晶析出,剩余的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然后蒸发得到氯化钠分析.

解答 解: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低温度就可大量的结晶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降低温度不会结晶析出采用蒸发的方法是氯化钠结晶析出,所以先得到高温下的二者的混合溶液降温硝酸钾大量结晶析出,剩余的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然后蒸发得到氯化钠,
故答案为:⑤②①④②.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BF3与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下列有关二者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键角均为60°,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C.BF3沸点低于BCl3沸点,因为B-F键键长短
D.BF3分子稳定性高于BCl3,因为B-F键键能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
A.
如图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的操作
B.
如图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的操作
C.
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D.
用图所示装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HANaOH混合后溶液的pH
C(HA)=0.2mol•L-1C(NaOH)=0.2mol•L-1pH=a
C(HA)=c1mol•L-1C(NaOH)=0.2mol•L-1pH=7
C(HA)=0.1mol•L-1C(NaOH)=0.1mol•L-1pH=9
pH=2pH=12pH=b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若a=7,则HA是强酸;若a>7,则HA是弱酸.
(2)若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则c1>(填“<”、“>”或“=”)0.2mol•L-1;乙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HA溶液中C(A-)与NaOH溶液中C(Na+)的关系是B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A-)>c(OH-)>c(H+);其中,C(A-)=0.1+1×10-9-1×10-5mol•L-1(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4)丁组实验中,HA和NaOH溶液混合前后C(HA)>(填“<”、“>”或“=”)C(NaOH);b<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KHCO3+HCl═KCl+CO2↑+H2OB.AgNO3+NaCl═AgCl↓+NaNO3
C.NaCO3+Ca(OH)2═CaCO3↓+2NaOHD.2HCl+NaSO4═2Na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
小组猜想:ⅰ.固体产物可能有Mg(NO22、MgO、Mg3N2中的一种或几种
ⅱ.气体产物可能有NO2、N2、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得相关资料:a.Mg(NO22、Mg(NO32易溶于水,MgO难溶于水.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1)针对以上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装置均省略):

(2)进行实验
Ⅰ.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
Ⅱ.称取3.7gMg(NO32固体,置入硬质玻璃管A中,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并进行相关物质质量称量
Ⅲ.关闭K,用酒精灯持续给装置A加热,过程中各装置内溶液均未倒吸入其它装置.
Ⅳ.待Mg(NO32完全分解,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再缓慢通入一会N2后并再称量.称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0g,B、C、D、E、F中溶液质量分别增加了2.3g、0.0g、0.1g、0.3g、0.05g.
Ⅴ.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出现明显现象.
(3)回答问题
①小组预测一定有O2生成,理由是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一定存在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只能为氧元素失去电子生成O2
②N2的电子式是,步骤Ⅱ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避免对分解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
③步骤Ⅲ中,装置A内若出现了红棕色气体,其化学式是NO2
④装置C中若红色始终未褪,其设计的目的是验证NO2是否被吸收干净,防止NO2干扰后续对O2的检验.
⑤实验中发现Mg(NO32分解时有O2生成,其实验现象是C中红色溶液中有气泡冒出,D中溶液褪色,用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Na2SO3+H2O?NaHSO3+NaOH、2Na2SO3+O2=2Na2SO4
⑥实验中Mg(NO32分解没有N2生成的理由是Mg(NO32的质量与剩余固体、NO2、O2的质量之和相等,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⑦Mg(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Mg(NO32$\frac{\underline{\;\;△\;\;}}{\;}$2MgO+4NO2↑+O2↑.
⑧装置F中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吸收空气进入的O2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高纯碳酸锰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实验过程如下:

(1)浸出:浸出时温度控制在90℃~95℃之间,并且要连续搅拌3小时的目的是提高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植物粉的作用是作还原剂.
(2)除杂: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锰矿,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
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
③…
操作①中使用碳酸锰调pH的优势是增加MnCO3的产量(或不引入新的杂质等);操作②中加入双氧水不仅能将Fe2+氧化为Fe3+,而且能提高软锰矿的浸出率.写出双氧水提高软锰矿浸出率的离子方程式MnO2+H2O2+2H+=Mn2++2H2O+O2↑.
(3)制备:在30℃~35℃下,将碳酸氢铵溶液滴加到硫酸锰净化液中,控制反应液的最终pH在6.5~7.0,得到MnCO3沉淀.温度控制35℃以下的原因是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提高原料利用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2NH4HCO3$\frac{\underline{\;30-35℃\;}}{\;}$MnCO3 ↓+(NH42SO4+CO2↑+H2O;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4)计算:室温下,Ksp(MnCO3)=1.8×10-11,Ksp(MgCO3)=2.6×10-5,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表示该离子沉淀完全.若净化液中的c(Mg2+)=10-2mol/L,试计算说明Mg2+的存在是否会影响MnCO3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K+、NO3-、Cl-B.Na+、Ba2+、Br-、SO32-
C.H+、Na+、SiO32-、Cl-D.H+、Fe3+、I-、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工业上冶炼金属铝,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热氧化法B.热分解法C.电解法D.热还原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