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为测定空气中CO2含量,做下述实验:
配0.1mol/L的标准盐酸和0.01mol•L-1的标准盐酸用0.1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Ba(OH)2溶液10mL用去盐酸19.60mL用Ba(OH)2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取滤液20mL,用0.01mol•L-1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mL
(1)为配置标准溶液,请选取必需的一组仪器B;
①托盘天平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量筒  ⑤烧杯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A、①②⑤⑥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⑥⑦D、②④⑤⑥
(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液滴下滴速度和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取上述Ba(OH)2溶液10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把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并引入10L空气,振荡,过滤.需过滤的原因是除去BaCO3沉淀,使滤液只含Ba(OH)2,以保证实验成功;
(4)由实验数据算出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025%;
(5)本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更换溶液,进行第二次滴定,导致实验数据值(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偏高.

分析 (1)配置标准盐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容量瓶、滴定管、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2)滴定操作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Ba(OH)2溶液中引入空气后,因Ba(OH)2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BaCO3沉淀,需过滤的原因是除去BaCO3沉淀,使滤液只含Ba(OH)2,以保证实验成功;
(4)由上述框图二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可求出未知Ba(OH)2溶液的浓度为 $\frac{0.1×19.60}{2×10}$=9.8×10-2 mol/L.则空气中CO2的体积为:
  V(CO2)=(9.8×10-2mol/L×0.01L-0.01mol/L×0.0348L×$\frac{1}{2}$×5)×22.4L•mol-1=0.0025L,则CO2的体积分数为$\frac{0.0025}{10}$×100%=0.025%;
(5)在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更换溶液,因酸式滴定管内壁沾有少量较浓的盐酸,进行第二次滴定时,所需盐酸的体积减少,导致实验测得CO2的体积分数值偏高.

解答 解:(1)配置标准盐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容量瓶、滴定管、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故选B
 故答案为:B;
(2)滴定操作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液滴下滴速度和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故答案为: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液滴下滴速度和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Ba(OH)2溶液中引入空气后,因反应生成了BaCO3沉淀,需过滤的原因是除去BaCO3沉淀,使滤液只含Ba(OH)2,以保证实验成功;
故答案为:除去BaCO3沉淀,使滤液只含Ba(OH)2,以保证实验成功;
(4)由上述框图二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可求出未知Ba(OH)2溶液的浓度为 $\frac{0.1×19.60}{2×10}$=9.8×10-2 mol/L.则空气中CO2的体积为:
  V(CO2)=(9.8×10-2mol/L×0.01L-0.01mol/L×0.0348L×$\frac{1}{2}$×5)×22.4L•mol-1=0.0025L,则CO2的体积分数为$\frac{0.0025}{10}$×100%=0.025%,
故答案为:0.025%;
(5)在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更换溶液,因酸式滴定管内壁沾有少量较浓的盐酸,进行第二次滴定时,所需盐酸的体积减少,导致实验测得CO2的体积分数值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中CO2含量的测定,涉及滴定实验的操作、计算、误差分析等,注重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是解答实验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比值$\frac{c({H}^{+})}{c(C{H}_{3}COOH)}$增大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 m~10-7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有电荷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Ba(NO32Ba(NO32=Ba2++2NO3-
Fe2(SO43Fe2(SO43=2Fe3++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CO(g)+H2O(g)△H=a 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7008008301 0001 200
K2.61.71.00.90.6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0
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温度为830℃时,若c(CO2)•c(H2)>c(CO)•c(H2O),此时还未达平衡
D.温度不变,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  )
A.烷烃B.乙烯C.D.卤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K层电子数的3倍;硫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之差为2;氯原子核外电子由低到高分别占据了3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食盐中的加碘剂选用的是碘酸钾(KIO3)而不是碘化钾(KI).实验室可用采用如图1实验流程制备碘酸钾.
(1)操作①和操作③的名称分别为过滤、蒸馏.操作②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
(2)由单质碘制备碘酸钾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l2+12OH-=2IO3-+10Cl-+6H2O.
(3)问题讨论:在选择试剂X时,甲同学只选择了H2O2,乙同学除了选择H2O2外还加入了少量H2SO4,并做如下实验:
所选试剂XH2O2H2O2,少量稀H2SO4
操作向5mLM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L H2O2向5mLM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L H2O2,再加少量稀H2SO4
实验现象几秒钟后,溶液呈现很淡的蓝色溶液立刻呈现较深的蓝色
①根据乙同学选择的试剂X,写出M→N离子方程式2I-+H2O2+2H+=I2+2H2O;
②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到的结论是: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H2O2的氧化能力.
(4)实验探究:受(3)实验的启发,甲、乙同学继续探究KI固体在空气中放置变质的原因.
甲同学认为:KI变质只与空气中的O2和H2O有关;
乙同学认为:KI变质除了与O2和H2O有关外,还应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成分Y有关.
甲、乙同学分别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取出燃烧匙中的固体,在试管中溶于淀粉溶液,结构发现甲同学试管中溶液未变蓝,而乙同学试管中溶液明显变蓝.
①气体Y为CO2(填化学式).
②KI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4KI+O2+2CO2=2K2CO3+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碱式硫酸铁[Fe(OH)SO4]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右表.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
开始沉淀2.37.53.4
完全沉淀3.29.74.4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在4.4-7.5范围内.
(2)反应Ⅱ中加入NaNO2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2++NO2-=Fe3++NO↑+H2O.
(3)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若参与反应的O2体积为 11.2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4)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2++2H2O?Fe2(OH)42++2H+
(5)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D.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6)为测定含Fe2+和Fe3+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如下:准确量取20.00mL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O2,调节pH<3,加热除去过量H2O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 0.100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已知:3Fe3++2I-═2Fe2++I2   I2+2S2O32-═2I-+S4O62-.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5.6g•L-1.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偏高 (填“偏高”“偏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