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CH3CH2CH2CH3
(2)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b)、(f)(填代号).
(3)任写一种与(e)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CH.
(4)上述有机物中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a)(f)(填代号).
(5)(a)(b)(c)(d)四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b)、(c)、(d)(填代号).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a)为2-甲基丁烷,(b)为2-甲基-1-丙烯,(c)为2-丁烯,(d)为1,3-丁二烯,(e)为1-丁炔,(f)为环丁烷,
(1)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正丁烷;
(2)(c)为2-丁烯,根据同分异构体的定义进行判断;
(3)(e)为丁炔,根据同系物的定义分析;
(4)含有C=C双键、C≡C三键的烃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烷烃和环丁烷不与溴水反应;
(5)根据乙烯为平面机构、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判断(a)(b)(c)(d)四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情况..

解答 解:(1)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CH3CH(CH3)CH3和CH3CH2CH2CH3,(a)为CH3CH(CH3)CH3,则其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3
故答案为:CH3CH2CH2CH3
(2)(c)为2-丁烯,与2-丁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为(b)、(f),即:(b)、(c)、(f)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b)、(f);
(3)(e)为丁炔,CH≡CH等炔烃与丁炔互为同系物,
故答案为:CH≡CH;
(4)上述五种物质中,(b)(c)含有C=C双键、(d)、(e)含有C≡C三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a)烷烃、(f)环丁烷不与溴水反应,
故答案为:(a)、(f);
(5)(a)为2-甲基丙烷,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则异丁烷中4个碳原子一定不共平面;
(b)为2-甲基-1-丙烯,可以看作两个甲基取代了乙烯中的一个C上的两个氢原子,乙烯为平面结构,则2-甲基-1-丙烯一定共平面;
(c)为2-丁烯,可以看作两个甲基分别取代了乙烯中两个C上的1个H,根据乙烯共平面可知,2-丁烯一定共平面;
(d)为1-丁炔,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如图,三点决定一个平面,所以1、2、3号的3个C一定处于同一平面,而1、2、4号C共直线,则1-丁炔中4个C一定共平面,
所以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有:(b)(c)(d),
故答案为:(b)、(c)、(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球棍模型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根据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判断有机物的名称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Cl2与水反应
B.水电解生成H2 和H2在O2中燃烧生成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C.工业合成氨
D.氨气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1一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产物再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得到一种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有(除它之外)(  )
A.2 种B.3 种C.4 种D.5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填空题
(1)浓H2SO4能够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由于它具有吸水性;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来进行干燥的是①③(可多选,但只要有选错项,即得0分)
①Cl2     ②H2S      ③CO2     ④NH3
(2)浓H2SO4能使纸片变黑,是由于它具有脱水性;
(3)浓H2SO4可以与Cu反应,是由于它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化学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装置,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可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蘸有碱液的棉花.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理论依据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酸性H2CO3>H2SiO3;写出选用药品分别为:ACaCO3,B饱和NaHCO3溶液,CNa2SiO3溶液;其中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为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
(2)乙同学的实验理论依据是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单质可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对应的单质;A处的现象是:棉花变成橙黄色;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Cl2+2I-=2Cl-+I2,C处药品的作用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使原子相结合,也可以使离子相结合
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内的化学键形成
D.极性键不是一种化学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A、B、C、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递增,A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  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1)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AH,BC,CN,DO.
(2)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的三核10电子的分子为H2O,四核10电子的分子是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填名称).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倒吸.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此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 中干扰试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时,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哪些反应,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水解;②加成;③氧化;④还原;⑤消去;⑥酯化;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⑦B.⑤②①③⑥C.⑤②①④⑦D.①②⑤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